“白露到,竹竿摇,满地金,扁担挑。眼下正是山核桃销售旺季,” 临安市昌化镇白牛村从事山核桃网上销售的村民们,在浙江农林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有关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正忙着通过各式各样的淘宝店铺的页面销售山核桃。
临安是浙江山核桃的主产区,山核桃是当地不少农民的主要农产品,山核桃的种植、销售情况,直接影响着山核桃农的经济收入。为了更好地帮助当地山核桃农增收致富,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充分发挥在经济林培育、植物保护、电子商务学科领域的优势,在矮化山核桃树、处理山核桃蒲、加工山核桃肉等方面做文章,从种植加工到储存销售一条龙服务,用科技为浙江山核桃产业发展全程护航。
矮化山核桃树,让山核桃采摘更安全
山核桃数高十多米甚至数十米,而且大部分生长在陡峭的斜坡,因采摘山核桃而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那么,到底有没有办法能够彻底帮农民解决这一问题,让因为采摘山核桃而伤亡的事故不再发生,使“带血的坚果”真正成为“黄金果”呢?浙江农林大学山核桃研究所所长黄坚钦教授经过10多年研究,终于攻克这一难题。
“要真正解决采摘山核桃的安全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从技术上,对山核桃进行矮化。”黄坚钦认为,矮化山核桃树是根本解决采摘山核桃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为解决山核桃种植难题,以黄坚钦教授为所长的该校山核桃研究所,从10多年前就开始对山核桃的嫁接、矮化、实生苗培育、人工受粉、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并掌握了山核桃的成花机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山核桃研究所先后攻克了山核桃的嫁接、实生苗培育等方面的难题,使山核桃扩大种植面积和改善品质成为可能。
在成功攻克山核桃嫁接技术难题的基础上,将山核桃的树高控制在3~5米,而且所培育的嫁接苗在2~3年内就开始挂果实。这一研究成果目前已经在部分山核桃基地里应用,应用这一技术不仅不影响山核桃品质,还可以使山核桃的产量还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接下来,该研究所将对矮化技术进行进一步完善,让更多的山核桃树长得更矮、品质更好、产量更高。
“我们现在可以通过药物和人工栽培手段,改变成花基因和山核桃顶端优势有关基因的表达,再加上我们已经掌握的嫁接技术,所以以前要近10年才能开始挂果的山核桃树,利用最新技术后,嫁接苗在3年内就可以开始挂果,而且品质还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黄坚钦说,在对山核桃矮化、提前挂果等方面进行研究攻关的同时,专家们还尝试给山核桃“搬”家——把山核桃种到了平地上,并获得了成功。
他介绍说:“现在我们将按照栽种绿篱的形式来种山核桃,通过使用矮化技术控制山核桃苗向上生长,使其枝条向两边延伸,并使树与树之间的枝条相互交叉,最终形成一个高约在3米的山核桃绿篱。今后,采摘山核桃将和摘桃子一样方便,采摘人员只要用个小梯子就可以在山核桃绿篱两边进行采摘,而且亩产量可以比普通的种植方法增产50%以上。”
处理山核桃蒲,让山核桃加工更环保
山核桃好吃,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山核桃果皮污染,却一直是山核桃产区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浙江农林大学通过研究,不仅利用科技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还将山核桃外果皮变废为宝,生产出了杀菌剂和绿色农药。
一直以来,浙江以及周边省份都有种植山核桃的传统,每生产加工1公斤山核桃就会产生3公斤没有用的外果皮,对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人们对山核桃需求量不断上升,带动山核桃产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全国年产山核桃超过3万吨,这使得山核桃外果皮对环境的污染更加严重,如何处理山核桃果皮也一直是相关领域专家面临的一大难题。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张立钦通过多年研究,成功攻克了从山核桃外果皮中提取果皮素的技术,提取的果皮素对多种农作物的病原菌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用于生产低毒、无污染的环保型植物源杀菌剂和绿色农药,不会对粮食、果蔬生产造成污染,而且价格是普通农药的一半。而且山核桃外果皮素提取完后的残渣还是火力发电的好燃料。
与此同时,张立钦还指导学生组建了创业团队,将这一项目进一步开发和推广,让山核桃农民不仅可以卖山核桃,还可以通过卖山核桃皮致富,同时也为市场增添一种环保的绿色农药和杀菌剂。
加工山核桃肉,让好吃的核桃壳好剥
山核桃好吃壳难剥,研发高效的山核桃碎壳设备,让消费者吃山核桃不用剥壳,一直是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目前,市场上虽有部分机械也可以碎壳,但性能并不稳定,手剥山核桃依然很难剥,很多关键性难题始终没有解决。
“作为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们能不能自行设计发明一款坚果碎壳设备,解决山核桃壳难剥的难题呢?”浙江农林大学学生史涛找到了学院里几名志同道合的同学,开始围绕坚果碎壳设备进行设计和攻关。
经过和一些老师傅多次交流与座谈,在总结一些老师傅长期摸索经验的基础上,史涛和同学设计、完善,并租用临安当地机械厂的机床,根据设计图纸、方案、三维效果图和三视图加工成相关的零件和整体机型,成功研发出效率更高、性能更稳定的坚果碎壳机,不仅可用于山核桃的碎壳加工,还可调整相关模具和设备参数,用于板栗、香榧、大核桃等坚果的加工。
“与现在市场上已有的手工碎壳设备、机械碎壳机相比,我们研制的设备维护更容易、动力更足,而且碎壳效果、质量都比以往的设备更好。目前,我们研发的坚果碎壳机,每小时可以加工山核桃超过150公斤,而且操作十分简便,一般工人可以同时操作5台以上机器,大大提高碎壳效率。”史涛说,传统的坚果碎壳设备不仅碎壳效率低,而且受山核桃大小的影响碎壳质量也不稳定,他们的设备则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
目前,史涛和同学们共同研发的坚果碎壳机,已经委托相关厂家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市场价每套价格卖到了14000元以上。让史涛和同学们没有想到的是,由学生设计发明、朱国平生产销售的坚果碎壳机,不仅在浙江临安等山核桃主产区大受欢迎,还远销安徽、天津、广东等地,迄今已经销售完成100多台设备,深受客户好评。
全方位科技支撑,让山核桃产业更好发展
在浙江农林大学科研人员的技术支持下,近年来浙江临安以及周边地区的山核桃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农民的收入也有了稳步增长,通过网络销售山核桃也成为很多山核桃农的重要选择。为了帮助山核桃农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山核桃,浙江农林大学选派了一支由优秀电子商务专业老师组成的服务团,手把手指导山核桃农做网站,发展山核桃电子商务。
在浙江农林大学等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临安山核桃产业越做越大,通过网店销售山核桃的老百姓也越来越多,仅临安市昌化镇白牛村就有40多户村民建设了淘宝商铺,店铺等级超过3皇冠的就有10余家,去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为帮助当地农民建设好淘宝店,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还与临安有关部门联合建起了农村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发挥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优势助力当地山核桃销售。
为帮助山核桃农发展相关产业,浙江农林大学的专家们,在抓紧时间帮助村民们做好山核桃销售文章的同时,主动深入基层一线,用自己掌握的技术为山核桃树的养护、加工储存助力。专家们经常一有空余,就深入临安西部的山核桃主产区,针对当地山核桃的生长情况作出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山核桃养护管理方面的问题,为提升山核桃品质等方面继续开展研究。
“目前市场上卖的山核桃大部分都是初级产品,山核桃深加工大有前途。黄坚钦介绍说,山核桃含油率达到”7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95%,有利于人体健康。为帮助山核桃农提高经济收入,山核桃研究所现开始着手研究开发山核桃油;针对山核桃皮难处理,从中提炼出了生物农药,并将提炼后的产物生产成胶粘剂、香山炭等产品,大大提高了山核桃的附加值,为山核桃农开辟了一条致富大道。
http://kjsb.zjol.com.cn/html/2014-10/21/content_92518.htm 《科技金融时报》:201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