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杭州日报》:设奖学金助力学弟学妹实现创业梦
【发布日期: 2015-01-12】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7年前,浙江农林大学摄影专业的两位同班同学陈翔和蔡莹携手创业,在杭州滨江成立了“80印象馆婚纱摄影”。7年后,“陈蔡”创业团队旗下已拥有员工近百人、年营业额超千万元。眼下,他们重回母校——

通讯员 陈胜伟 临安记者站 管光前

连日来,陈翔、蔡莹两位学长捐资10万元回母校创立奖学金的事,成了浙江农林大学师生热议的话题。

A

志同道合

创办摄影工作室

陈蔡二人是农林大摄影专业03级的学生,毕业于2007年6月。当时,两人的父母已经为他们找好了工作,陈翔父母要儿子去当地一家报社,蔡莹父母则希望女儿进电视台。但是,他们却一起拒绝了。因为拥有自己的摄影工作室是他们共同的理想。

陈翔是金华人,2003年考入农林大摄影专业时,就在摄影上表现出过人的天赋。而老家在建德的蔡莹则热衷于琢磨造型和化妆,学校里不少晚会的化妆、模特造型都是她展现身手的舞台。在校时,陈蔡二人就经常给同学拍摄写真,深受赞誉。

毕业后,陈翔和蔡莹说服了家人,双方家人为他们凑了10万元,在杭州一个偏僻的小区里,开了一家“80印象馆”摄影工作室。由于地段偏僻,在开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生意一直清淡。

两人决定从自己熟悉的高校入手。没有钱请模特,他们就互做模特拍宣传照,或者请同学帮忙做模特,然后设计传单、张贴海报、在网上招揽生意。为了吸引顾客,他们还想出了免费给大学生拍摄写真的“绝招”。

就在“事业”一筹莫展之时,一对年轻人找上门,请他们拍一套照片,客人说不在乎价钱,只要有创意,够个性、够时尚,还要有大海的背景。陈翔冒汗:“杭州哪里有什么大海啊!”

他想到了钱塘江,“如果能够在钱塘江边找到一块沙滩,大海的背景应该可以PS。”他果断地接下了第一单,拿下了第一脚生意——《纯真年代》。

B

在拍摄爱心故事中声名鹊起

在完成第一单生意后,两人意识到,“80印象馆”之所以能吸引顾客,正是在网站上公布的两组个性化照片:《我们的80年代》和《我爱匹诺曹》。这是他们在大学读书时拍摄的作品,表达的是80后年轻人对当下的独特理解。

正是这两组照片,使他们在网上得到很多年轻人的支持,也为他们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订单。

有了一些订单后,陈翔和蔡莹又考虑该怎样为每一个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体现年轻人自己的创意和思想?有一次蔡莹和一对年轻情侣交流时得到了启发——很多年轻顾客都会主动讲他们相爱的故事,这让两人恍然大悟:每个人的恋爱过程都是不一样,能不能为他们拍各自恋爱故事的主题照,原生态地还原爱情故事,让他(她)们重新回味甜蜜的过往。

从那以后,拍摄爱情故事成了“80印象馆”的主页。与一些影楼动辄去景区创作不同,陈翔喜欢把拍摄点放在学校、路边甚至足球场。独特的创意非常受欢迎,他们很快就红遍杭城。2008年5月,他们以“恋影1980”为话题,接受CCTV-2专访;2011年,又与英特尔集团合作,在全球推广“炫彩生活”、“Ultrabook”等新的生活理念。

创业路上,陈翔和蔡莹从未停下脚步,凭着自己对事业的热爱,不断为80后、90后打造“私人订制”,“80印象馆”成为最具创新力的摄影品牌之一。如今,他们又推出了“朴卡”高端影像品牌,让客户不仅能记录故事,还能当大片“主角”。

C

反哺母校设奖学金 助力学弟学妹创业

创业成功后,陈翔和蔡莹始终没有忘记培育自己成长的母校。前不久,他们决定在农林大捐资10万元设立“80印象馆摄影奖学基金”,每年奖励10余名勤奋学习、励志创新创业、品学兼优的摄影专业学生。

“我们选择在母校捐款设立奖学金,是希望在自己创业小成以后,能够通过这种形式给创业初期的学子们一些鼓励。”蔡莹说,“除了奖学金以外,我们还想与学校合作开设课程,将摄影工作室办成母校摄影专业学生的实训基地,把我们的创业经验与他(她)们分享。”

一名摄影专业的大三学生说:“在校期间我也曾经和同学一起尝试过创业,也遇到过资金、技术和团队等方面的瓶颈,不知道向谁请教,现在学长设立奖学金和实践基地后,我不仅可以申请摄影创业奖学金,而且还可以到他们的工作室实习学习,让我对从事摄影创业增添了信心。”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5-01/12/content_1879533.htm 《杭州日报》:2014.1.12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