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中国绿色时报》:浙农林大科研人员活跃救灾保生产前线
【发布日期: 2015-08-09】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强台风“灿鸿”给浙江各地造成严重损失,对农林业生产的破坏尤其严重。浙江农林大学的科研人员结合自己担任科技特派员的便利和责任,主动前往各地抗洪救灾,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科技服务团,分别前往温州、绍兴、丽水、衢州、宁波等地区开展科技服务。

  在浙江省上虞市的猕猴桃之乡——章镇的田间地头,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徐凯早在台风到来之前,就带着学生深入指导农户开展防台工作。他建议农户将猕猴桃的枝条引固于棚架上,并将一些对生长无用的藤修剪掉,之后又对大棚等生产设施进行检修加固。台风过后,师生们发现果园排水系统相对薄弱,专门督促农户做好果园开沟排水工作,避免涝害发生,并且叮嘱农户对水淹园地开沟疏渠,迅速排除园内积水,避免果园积水造成果树死根烂根。

  “竹子是比较怕水的,如果长期泡在水里或者土地积水太多,都不利于竹子的生长,很容易导致竹子枯死。所以竹子遭受水灾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清除积水。可以采取在竹林里开沟等办法,将积水引走,从而确保竹林健康生长。”针对竹林暴雨过后的养护,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所的桂仁意说,如果竹林里有病虫害,也不能盲目的大量使用各种杀虫药剂,因为这些药剂大量使用,对来年竹笋的食用安全会造成影响。他建议采取在竹林里悬挂灭蚊灯等方法,诱杀竹林里的虫子。

  指导农民群众用科技抗洪救灾,已经成为浙江农林大学不少科研人员特殊的“暑假作业”。今年暑假期间,全校围绕“抗洪救灾保生产”主题开展科研服务的工作人员已超过200人次,为各地解决各种技术难题100多项,指导和培训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超过1000人次。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戴文圣说,“相比较科研理论文章,我觉得当群众出现实际困难时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那才是我们最幸福的事情。不少科研人员都说,最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是农民给他们打了几个电话,自己给农民解决了多少难题。”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news/kejiao/kjxw/content/2015-08/07/content_312055.htm 《中国绿色时报》:2015.8.7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