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青年时报》: 浙江农林大学有条“徽杭古道”
【发布日期: 2015-09-09】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连日来,在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的集贤食堂南边,园林设计的专家、基建部门的管理人员和负责施工的师傅都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全国首座以复原徽杭古道文化遗迹、传承高校崇学精神和创业文化为宗旨的徽杭古道文化园,经过近半年的设计、施工,将于9月中旬正式开园。

徽杭古道是古时联系徽州与杭州的重要纽带。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早在唐代就已修成,被称为中国第一古道,胡宗宪、胡雪岩、胡适等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名人,都是从杭徽古道走出,最终成为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代表人物。

为了尽可能地复原徽杭古道的文化,浙江农林大学组织了10多名专家学者,历时多年对徽杭古道进行了调研。专家们研究发现,徽杭古道是徽州商人为通达江浙、谋求向外生存发展而开辟的。开通后,日益成为“徽杭要津”,出现了“商旅踵接”的盛况,在抗日战争时期,古道还成为运送物资的敌后通道。

“临安自古崇学好文,士子也多从这条路赶往杭州和京城,希冀通过科举铺就青云路。古道文化园的所在地,是临安市集贤村,该村曾在后唐至南宋年间一共考中十八名进士,其中有一名状元。”参与古道文化研究的浙江农林大学博士彭庭松认为,古道文化不仅体现着勇于创新、勤于创业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也呈现着一种崇学的精神。

浙江农林大学坐落在钱王故里临安,徽杭古道文化园所在的位置,就曾是徽杭古道一个重要的驿站。

“徽杭古道穿越重山叠嶂,从安徽到临安,最后通过多路入杭。其中一路,就经过我们浙江农林大学的东湖校区,与附近的千年西径古道并行呼应。为保存历史遗迹,弘扬古道文化,学校决定在原古道遗址上恢复重建一段,其风格将呈现徽杭古道旧貌,以期更好地传承古道文化和崇学精神。”古道文化园设计师王欣教授介绍,为了尽可能呈现古道文化原有的特点,文化园的很多设计元素都强调传承,即使铺设古道所用的石材,也是从当地古道上搜寻来的老石板。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5-09/09/content_553362.htm 《青年时报》:2015.9.9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