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农林大学,一位特殊的“新生”正式成为浙江农林大学的一员,它就是唐朝的茶圣陆羽。与其他新生背着书包来读书不同,陆羽带到学校来的是25件唐朝的茶器,即使爱茶之人也未必能叫得上所有茶器的名字,更不用说怎么使用这些茶器了。
这位特殊的“新生”陆羽,以铜为血肉,是浙江农林大学最新打造的铜质雕像,刚刚在杭州制作完成。前不久,铜像陆羽正式搬进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它的“新家”位于该校茶文化学院楼西侧,背靠正在规划和建设中的学校茶园,周围常年鸟语花香、山泉叮咚、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正是一个山人喝茶的绝佳场所。
作为国内举足轻重的从事茶文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播的基地,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一直希望在校园里建一座茶圣陆羽的雕像。但是该校的专家们经过调研和查阅资料后发现,目前全国各地已经有着众多的陆羽雕像,但是绝大部分的茶圣雕像与一般古文化中的古圣贤并没有什么区别,要么鹤发童颜,要么仙风道骨,与自称山人的真实的陆羽相去甚远。
为了更好地呈现最真实的茶圣陆羽,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的这位山人陆羽,由王旭烽教授领衔设计,设计团队全部由该校茶文化学院的专家组成。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设计制作完成的陆羽铜像,与校园中的自然山水相融合,呈现了茶圣陆羽在山间烹茶、品茗的场景,体现其远离世俗、甘于恬淡,却又以茶殉道的山人形象。
此外,浙江农林大学在制作陆羽铜像之前,不仅考虑到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弘扬和传播茶文化的需要,也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茶经》等相关典籍所描述的,在陆羽铜像旁增设了唐代烹茶所要用到的25件茶器,尽可能地再现陆羽烹茶时的场景。这25件茶器分别是,风炉、筥、炭挝、火夹、夹、鍑、交床、纸囊、碾、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莢、鹾簋、熟盂、碗、畚、扎、涤方、渣方、巾、具列、都篮,所有茶器形制全部来自《茶经》“四之器”,均有据可查。
“这是一件集艺术、学术为一体的雕塑作品。参观我们的陆羽雕像,不仅可以感受到茶圣先贤的风骨,通过欣赏25件茶器,还可以增加茶文化专业方面的知识,了解唐人品茶的风貌,感受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当雕塑落成时,我们仿佛回到了茶文化的鼎盛年华。”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的老师潘城认为,这一座陆羽雕像的独一无二,也从侧面代表了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在文化、艺术、学术等方面的水平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