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青年时报》整版:将城市烂尾楼建成垂直农场 你觉得如何
【发布日期: 2015-10-09】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这两天,刚刚从园艺专业本科生“晋升”为本校2015级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单幼霞,在浙江农林大学校园里火了。单幼霞为大家熟知,不是因为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取了本校硕士研究生,而是今年暑假在澳大利亚“全球青年农业峰会”上,作为参会的100名青年领袖中唯一的中国女生,单幼霞在发言、交流中和新闻发布会上优异的表现,充分展示了中国青年大学生的风采,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农林专业大学生对农业事业的责任和热爱。

在新学期,特殊的经历让她迅速成为校园里的“明星”“红人”。课间,她也经常会遇到崇拜的“粉丝”,向她询问全球青年农业峰会的相关情况,咨询其他国家的青年是否关注农业、青年大学生如何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她是100名青年领袖中唯一中国女生

8月24日—27日,“2015全球青年农业峰会”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今年的主题是“如何应对全球饥饿问题”。由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和粮食问题日益突出,峰会期间安排的互动环节是结合了各位代表提出的解决方案,重点关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青年领袖领导力和创新力,让大家一起探讨应对全球饥饿问题的解决方案。会议还通过了《堪培拉青年农业宣言》,该宣言将于今年10月份,在罗马举行的联合国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大会上宣读。

本次峰会共邀请了来自全球33个国家的100名青年学者参加,他们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但都是关心农业未来发展的青年精英。在这百名青年中,代表中国参加的共有三人,他们分别是清华大学的博士生胡璞、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硕士生张文勰和浙江农林大学园艺专业的本科生单幼霞。单幼霞不仅是三个中国青年中唯一的女生,同时也是参加该会议唯一的本科生代表,还是浙江省唯一参加该会议的青年代表。

说起她为什么能够获得这个机会,她说是偶然,其实是她多年付出后水到渠成的结果。来自农村的她,平时除了努力学习、关注社会问题外,还重视英语学习。去年10月,学校老师转发了一条国际征文消息被她看到了,那正是这次全球青年农业峰会的征文主题——“如何解决全球饥饿问题”。

一直在关注现代农业的单幼霞,被这个话题吸引了,萌生了参加征文和这次国际会议的想法。虽然当时单幼霞正在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边备考一边思考如何结合中国实际,为解决全球饥饿问题提出对策。她受学院赖齐贤教授植物幕墙实践课的启发,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萌发了“将烂尾楼建成垂直农场”的创新想法。她用英语撰写、演讲极具创新和现实意义的论文,并且成为受邀参加该峰会的唯一中国女生。

利用每一寸土地发展城市农业

“中国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烂尾楼,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影响美观。如果我们能够利用相应的农业技术,将这些烂尾楼全部利用起来,建设成垂直农场,既能够美观城市环境,又能够为城市就近提供安全的农产品,具有十分积极的社会效益,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单幼霞在进行紧张的社会调研后,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做调研。

会议共设5个重要专题,单幼霞所参与讨论的专题是“通过发展农业新科技来建立农业新体系”。她积极利用各种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进行交流和探讨,并用娴熟的英语发表演讲,向大家介绍了将城市烂尾建筑改造利用,建成垂直农场,来开拓都市农业新疆域的新思考。她还在会议期间积极倡导“3R”模式,即“Reduce减少食物浪费、Recycle循环技术、Reuse资源再利用”。她的这一分享在峰会上激起了强烈共鸣,很多参会青年认为这是大家忽视但极具潜在价值的农业发展方向。

“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逾90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越来越无法满足不断增长世界人口的粮食需求,如何应对全球的饥饿问题成为一个艰巨的挑战。我认为寻找新的粮食生产空间,减少资源浪费将是解决全球饥饿的关键。”单幼霞在她的文章提出,将城市烂尾建筑进行改造利用,建成“垂直农场”,可以有效拓展都市农业新空间,而且这种创新理念的实现不仅可以解决全球普遍关注的饥饿问题,也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和居住环境。

据介绍,“垂直农场”这一概念,指的是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移入摩天大楼,旨在减少自然土地的占用,并通过循环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实现肉类、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全年供应。这一概念,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Dickson Despommier在2010年提出,单幼霞早就阅读过他的书,平时也时刻关注着世界农业发展的情况。

单幼霞认为,垂直农场的优势不仅可以减少农产品从农村到城市的运输污染以及腐败变质,而且具有集约、高效和环保等特点,在空间利用率、资源再循环和情节能源等方面都有优势。垂直农场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单幼霞结合垂直农场提出的这一解决方案,既解决了城市烂尾楼的棘手问题,同时也为在城市里建设农场、发展都市农业提供了可能性。

她的文章观点和相关交流发言,在会议期间得到了大会青年领袖们和会议主办方的高度关注。

学农对社会的影响并不小于学医

借助于全球峰会的影响力,单幼霞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关注世界饥饿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让更多的人投身于世界的农业发展,这也是自己作为一个从事现代农业的中国青年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她作为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时说:“我觉得青年大学生投身现代农业一定大有可为,对此我充满信心。现在很多有眼光的企业,都开始探索转型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作为志从事现代农业的青年大学生,助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既是我们的责任,我相信也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单幼霞说,和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相比,发展农业科技对于人类生存的价值不言而喻,发展农业科技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世界上饿死的人比病死的人要多很多,可见农业对于全人类是有多么重要。但是在我国,医学院比农学院要多很多,医学专业的奖学金也比农学专业的奖学金多,将来从事医学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社会地位也都比从事农业的要更好,学医的奖学金比学农业的高。我觉得这些都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农业重要性认识的不全面造成的。”

“有的学生觉得,从事农业看不到未来,没有奔头。事实上,农林类大学生应该是现代农业未来的管理者、领导者和科研人员,并不是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单幼霞说,在很多发达国家,一个优秀的职业农民不仅需要农业技术,还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目前国内社会对农业劳动者还有一定偏见,愿意投身现代农业的青年大学生还不是很多,所以更需要大家一起多宣传农业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未来,单幼霞早有计划。目前,她在正常学习研究的同时,还和峰会上认识的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农业青年保持联系和交流,向他们学习了解农业工程、农业项目管理的知识,积极地为将来建设垂直农场进行努力探索。与此同时,她也开始在实验室里尝试开展相关的研究,希望将来能够使自己的设想变成现实,将城市的烂尾楼建成垂直农场,让更多城市居民在日常工作之外,也能利用空余时间当一名在城市里的室内农民,收获安全的农产品。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5-10/09/content_556554.htm 《青年时报》:2015.10.9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