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设施该如何向社会开放共享?高校如何发挥学术资源优势、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近年来,如何开展创业实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业型大学,成为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共同探索的课题。浙江农林大学在进行学术创业方面率先进行了尝试,成为我国第一个尝试吃“学术创业螃蟹”的农业类高校。
9月2日,浙江农林大学与上海森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上海森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投入3000万元,浙江农林大学则以技术入股,双方共同成立一家开展动物健康检测、诊疗和产品研发等技术服务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公司),着力打造第三方检测服务平台,推进动物医学及食品安全第三方检测平台的组建与市场拓展,争取在5年内建成“互联网+动物医学检测”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和中国大学检测联盟,并最终实现上市。
一直以来,我国的动物健康和防疫工作都是由政府部门主导。动检、质检、卫生、工商、农委、商委、轻工、市场管理处等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保障动物健康和肉类食品安全。但是政府部门在人才、科技、和衍生服务等方面受限于工作职责范围,因此建立第三方动物健康检测机构,一直是我国畜牧行业共同关心的话题。如何有效发挥高校的科技、设备和人才优势,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动物健康养殖和公共卫生工作,也一直是政府和高校共同探索的方向。
浙江农林大学在动物健康检测、诊疗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拥有全国高校第一家具有国家级检测资质的动物医学检测类实验室,已先后联合19家高校和8家企事业单位,共同组建中国大学检测联盟,聚集着全国一大批动物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控方面的相关人才、项目和设备优势,也是全国高校第一家通过天猫、淘宝和1688等“互联网+实验室”模式进行成果转化和学术创业的综合服务平台。
浙江农林大学与上海森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成立的公司,现已获准入驻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青山湖科技城,将从事动物医学检测、诊疗和产品研发等多方面的业务,可以为社会提供动物健康、病原、饲料、食品、兽药等1000多个指标的检测,相关检测数据最终都会进入大数据平台,成为我国动物健康大数据库中的一部分,为国家制定动物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控相关的政策和国家标准提供依据。
“此次合作是我校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的具体行动,是进一步推进学术资源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一次重要实践。同时,也是我校推进学术创业破冰的重大举措,为学校建设创业型大学探索了新路子,开辟了新方法,集成了新经验。”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金佩华说。
上海森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春雷表示,近期国家先后发布了多项关于鼓励高校开放学术资源、仪器设备,服务社会需求的一系列政策,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政策保障。此次合作将学校的学术优势和企业的资本优势融合在一起,在保障师生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需要的同时,使科研成果与社会市场需求实现完美对接,大大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运用,真正做到产学研一体化。
对于做大、做强动物健康检测事业,浙江农林大学动物健康检测中心主任宋厚辉博士充满了信心:“根据我们的测算,全国在动物医学检测以及相关疾病治疗方面的市场高达千亿元,仅浙江就有10亿元的市场份额。校企合作成立公司服务动物健康养殖,不仅可以发挥学校的科研优势、推动高校学术创业,还可以推进我国畜牧产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保障肉类食品安全和人类的身体健康,为政府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持,为我国畜牧养殖业更美好的明天贡献更强大的科技力量。”
http://kjjr.66wz.com/html/2015-09/25/content_1879017.htm 《科技金融时报》:201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