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农林大学的很多贴吧、论坛上,该校不少在校生为了帮助学弟学妹提前了解大学生活,方便他们为大学生活做好各种准备,正主动担任志愿者,通过网络等渠道为学弟学妹上起大学第一课。
不少志愿者表示,自己也曾经是新生,因此比较清楚新生想要了解的信息,不少在校生通过调查还发现,学校转专业政策、生活环境、课余兼职、生活费用、参加社团等,都是大一新生最关心的话题。根据大一新生关心的问题,浙江农林大学的在校生积极行动起来,自发担任网上志愿者,以学长的身份,通过学生论坛、百度贴吧、学校微博、新生QQ群等网络渠道,为新生尽快了解、适应大学生活指点迷津。在校生们不仅回答新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介绍学校周边的学习生活环境,还主动就大学学习、生活等问题进行系统的介绍,指导新生提前规划大学四年的求学生涯。志愿者们认为,大学阶段时间安排可能要自由些,但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可能比上高中还要努力。
生活费多少适合是大家共同的话题。来自山西的“我想去浙江”发帖子咨询:“不知道浙江的消费怎么样?我向老妈申请了每月1000元生活费,不知道够不够。”这个话题也引起了很多新生的交流。该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志愿者“皇家农林”认为:“如果仅仅是吃饭、购买必要学习用品以及手机费、上网费,保持基本的生活学习的话,1000元肯定是够了。但是如果经常参加一些聚餐或者购买水果,考虑购买自行车、偶尔要购买衣服,而且有的专业还要买一些颜料等学习用品,那就非常紧张。”
修学分、考证书、转专业、做兼职,都是新生们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志愿者们建议大一学弟学妹:“虽然不少大学生都会参加社会活动和兼职,但是千万不能把这些工作当主业。大学比起高中来说,自由支配时间会多些,但是大一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习,所以完成学业是最基本的工作。千万不能为了参加各种学生活动而影响学习成绩,如果到了毕业时候,连基本的专业技能都没掌握,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多考一些证书,对于自己未来的就业和发展,肯定是有帮助的。”
如何参加各种社团和学生组织、更好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是大一新生高度关注的话题。通过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新生们陆续知道,浙江农林大学除了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外,还有学生通讯社和学生社团联合会等组织,其中学生通讯社有广播电台、音乐剧社、学生记者团、《追梦人》杂志社等组织,学生社团联合会有茶文化协会、疯狂口语协会等70多个社团,结合兴趣参加相关组织,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我们认为,并不是参加学生组织越多越好,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参加1~2个学生组织比较适合。”浙江农林大学学生通讯社社长邱晓栋说:“学校有各类学生组织百余个,其中仅校、院、系三级学生会就有20多个,还有各级团组织、社团联合会、志愿者协会、艺术团、通讯社等学生组织,这些学生组织内部里又分设多个部门,每个部门拥有干事3~10名,所以锻炼能力的机会有很多,但是一个人如果加入过多学生组织,可能在忙于工作的同时,严重影响学习,最后反而得不偿失。”
针对学弟学妹的大学专业学习,大三学生陆建青建议说:“大一是大学生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一年,起着从中学到大学承上启下的作用。大一新生刚进学校的时候,要积极向学长学姐请教,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也可以在他们的指导下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新生们能够延续高中期间的学习态度,然后合理地参加一些学生活动,可以为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一开始过于放松,那么到了高年级后,学习会很吃力。其实上大学,尤其要成为优秀的大学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
http://kjjr.66wz.com/html/2015-09/18/content_1876330.htm 《科技金融时报》:201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