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农林大学发布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奖励通知。根据《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素质奖励办法(试行)》,学校将对发表高层次论文、获得高层次科研项目、申请并获得国家专利、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奖、参加各类创新活动并获得成果、参加文体创新项目并获奖、获得政府荣誉的学生给予现金和学分奖励。2015年累计发放奖金超过100万元,奖励学分超过5000个。
浙江农林大学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在获得创新奖励的学生中,发表高层次论文的学生获得的奖金和学分奖励最高,也最引人关注。据介绍,2015年,浙江农林大学共有237名本科学生在核心期刊、一级期刊、SCI期刊等高级别刊物发表了学术论文,这些论文的作者分别获得500元-2万元不等的现金以及相应的创新学分奖励,部分被SCI、EI收录或者发表在一级期刊、核心期刊的论文,经论文作者申请和专家评审后,还可代替毕业论文。
作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高校,浙江农林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解决学生开展科研缺少经费、没有实验室、没有老师指导等问题,学校先后出台了设立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开放实验室项目、给科研成果奖励创新学分、用优秀论文代替毕业论文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目前,学校每年设立各种鼓励创新创业的活动经费总额超过300万元。如学生申请科研项目、创业项目可获得1500元-2万元不等的经费资助,学生公开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或者创业取得成果,也可获得500元-1万元的奖励,学生还可以凭创新创业成果获得学分奖励。
“科研创新能力是大学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学生取得高层次创新成果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体现。对学生获得的高层次研究成果进行奖励,对于带动其他学生投身科学研究也有促进作用。目前,学校大多数本科生在校期间都有机会参与科研活动,未来我们将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科研活动。”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魏鹂说,“鼓励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还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升毕业论文质量。”
事实上,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浙江农林大学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通过设置创业创新学分、建立创业孵化园、开展创业培训等举措,培养出了一大批创业创新典型。如用4年时间获得150项各类专利的“专利哥”张业放、从事生态甲鱼养殖的全国创业就业优秀个人杨珍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社会潮流,我们通过采取各种鼓励措施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浙江农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王晨说,近年来,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培养在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加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为提升全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创业能力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表示,浙江农林大学正在通过对学生的创新成果进行奖励、为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支持等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大学生。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news/kejiao/gxzd/content/2016-02/05/content_328871.htm 《中国绿色时报》:20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