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梢是竹林预防雪压的主要经营措施。钩梢时,毛竹留15个枝盘左右,小径竹留10个枝盘左右。今年雨水充足,枝条上的叶子数量比往年多,对叶量多的竹株,可再去除3个枝盘。在竹林里看到已倾斜的竹子一定要砍伐,尤其是坡度较大的竹林”。1月21日下午,在位于临安市高虹镇崇阳村的一处竹林里,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所的方伟等专家们,正在手把手地指导竹农学习竹林防灾减灾生产技术。
从1月20日,一场罕见的暴雪、寒流先后席卷浙江各地。为应对即将到来的竹林雪灾,作为浙江省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牵头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所号召全体老师积极行动起来,以各种方式进行竹林雪灾的防灾抗灾工作。
位于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的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基地,是浙江重要的竹类种质资源保存基地,收集有国内外珍稀竹种近200种,也是集科研、教学、生产为一体的竹子资源遗传基因库。为保护这些珍稀竹种,浙江农林大学于1月20日组织志愿者赶在暴雪来临之前进行竹园清理工作,砍去叶量多的枝条,以预防可能发生的雪灾。1月21日和22日,还组织多个批次的党员志愿者,冒着大雪,通过打雪和钩梢相结合的方式,为基地里的珍稀竹种清除积雪,将竹子种质资源损失降到最低。
在组织科研人员做好研究基地应对暴风雪的同时,专家们还主动前往浙江省内外的竹子主要产区,与群众一起为竹林清除积雪,指导当地防雪救灾。此外,专家们还通过发资料、现场指导等形式,指导群众积极应对寒流、暴雪对竹林带来的破坏和损失。
21日、22日,大雪持续增大。为了尽可能减少暴雪给浙江竹产业带来的影响,方伟、林新春、高培军、桂仁意等科研人员,还根据气象预报,有针对性地编写了竹林防灾抗灾技术手册,分批冒着大雪分赴各竹产区,现场传授竹林防灾减灾工作,为各地做好雪灾防灾抗灾提供技术指导。
他们深入竹林,将技术资料亲手交到竹农手中,并现场指导竹林抗灾工作:“在平缓的竹林地上,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将竹梢上的积雪揺除,防止雪压。被压倒的母竹,只要竿柄没有断,可留在林地上,竹竿折断的母竹都应砍去;对断梢竹,可等到春季出笋后,再进行清理,以利于竹林的春季出笋和长竹。”
临安市太湖源镇是浙江省雷竹主产区。为帮助当地群众应对雪灾,方伟和相关科研人员在竹林里现场讲解应对雪灾补救措施。当地不少竹农得知消息后,纷纷赶过来,争先恐后地围着方伟请教相关技术问题。竹农们还领到了刚刚制作完成的技术手册。太湖源镇横徐村村支书段林刚表示,回去后将组织村里竹农认真学习手册里的技术知识,大家一定会运用好抗雪救灾的科学技术,将雪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http://kjjr.66wz.com/html/2016-01/29/content_1928441.htm 《科技金融时报》:201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