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讯(记者高宇婷 王小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完善物流配送网络,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这让从去年就关注快递包装规范、减少包装垃圾的全国人大代表徐秋芳感到欣慰。
这一次,这位浙江农林大学的教授徐秋芳不仅带来了尽快出台快递行业规范标准、推动快递业绿色发展的建议,还一并附上了《快件包装行业规范纲要(拟)》以及智能、可循环快递包装盒推广的可行性方案。“我写这个目的就是,通过我们讨论多次理出的详细方案,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是可行的。每个人参与进来,人人配合才容易做成功。”徐秋芳说。
网购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购物方式,然而大量的快递包装垃圾回收利用率仅有80%左右。徐秋芳给出一组数字:再生产1吨纸,需要废纸1200公斤、松香1公斤、硫酸铝1.7公斤、淀粉167公斤,需要消耗0.133吨标准煤、10-30吨水、10-15度电,排放的污染物包括:8.5吨废水、1-2公斤SO2和0.3-0.4公斤的TSP废气,0.25吨废渣。
但如果设计为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轻质高强材料,并携带智能识别系统(如内嵌RFID),便于用来自动分拣、实时跟踪的包装盒。虽然成本略高,但其环保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价值更突出。经过徐秋芳研究测算,依照智能包装每个200元的成本,如果使用200次计算,平均每次成本仅为1元。
徐秋芳说:“有人说,你写的这个如果被人家学去了不是白辛苦了,我说只要能把这事推动了,谁去做都是可以的。接下来,就是要找到愿意试点的企业,开始搞试点。我也准备将这份建议交给杭州市市长,请他转交给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