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人民网:人才培养怎样从中学到大学无缝衔接?90位浙江中学校长齐探讨
【发布日期: 2016-05-10】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5月8日到9日,来自浙江各地的90名中学校长走进浙江农林大学,参加该校举行的“中学校长进校园”活动,通过参观校园实验室、考察实践基地、交流人才培养体会等方式,为浙江农林大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中学到大学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出谋划策。除了校长以外,浙江农林大学各学院院长、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各专业的教授以及学生代表30多人参加活动,认真听取中学校长针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如何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如何做好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衔接,对于更好的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教授在到中学举办科普讲座、开设先修课程,可以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和把握高校的专业,有助于他们从中学到大学的过度。”“高校关注学生如何更好的从中学到大学的过度,其实中学也十分关心学生在大学里学习、就业情况,我们觉得构建这样的交流平台非常好。”针对如何推进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的无缝对接,长兴中学、回浦中学等来自全省各地的中学校长们纷纷提出了中肯的意见。

针对如何更好的促进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衔接,中学校长们认为,高校和中学使命一致,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加强沟通交流十分重要。高等教育和中学教育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尤其在专业教育方面肯定有很大的差别,让高中学生提前了解大学、了解专业,对于促进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衔接很重要,因此高校既要创新育人机制、完善育人模式,也要多介绍学校特色、专业特点,帮助中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更好地促进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衔接,助力学生更好的成长。

在交流过程中,有的中学校长表示,大部分高中生对大学的生活和专业是不了解的,他们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也是比较迷惘的,主要是按照分数多少去选择对应专业,而很少按照自己的兴趣、喜好去填报专业。因此,不少中学校长们希望,高校能够敞开大门欢迎中学生来校参观,同时能够选派教授和学生到中学开讲座、指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引导中学生提前熟悉大学生活、了解专业特点,对于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有积极作用。

此外,也有中学校长建议,高校主动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成长的情况,定时向中学进行反馈,相关信息对于高中进行教学改革、引导中学生规划自己的高考选择、规划自己的未开成长,也都有积极的作用。

参加完浙江农林大学校园和实验室后,不少中学校长在座谈时纷纷感叹:“浙江农林大学校园环境优美、文化积淀身后,科研成果丰富,人才培养特色明显成效显著,真正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在师资资源、硬件设施和学习氛围等方面也是十分优秀,一大批优秀的名家教授,为培养更好的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把学生送到这样的高校很放心。”

据了解,邀请中学校长进校园共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活动,浙江农林大学已经连续开展了四年,现已纳入该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举措之一。中学校长们提出的不少意见和建议,已经成为浙江农林大学开展教学改革、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学校希望,今后将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更好的加强大学与中学的信息沟通,了解中学对大学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议,积极借助中学校长的力量,为学生提供更准确的、直观的学业发展指引,推进人才培养从中学到大学的无缝对接,更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http://zj.people.com.cn/n2/2016/0510/c370990-28308068.html 人民网:2016.5.10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