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经跑步1公里,用时5分33秒,休息一下吧!”“这是第十圈,还有两圈半就5公里了!”……
每天晚上8点前后,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操场上,拿着手机跑步的学生个个汗流浃背,APP提示语音此起彼伏。这是农林大学生晚自修结束后,到校园操场集体夜跑的场景。
从2014年开始,农林大开始实施运动计划,引导学生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走上操场。从最初学校强制学生参加跑步,到如今很多学生爱上跑步,手机APP助力功不可没。
软件助力,让学生爱上长跑
2014年,农林大将大一、大二学生跑步训练情况,作为体育必修课计入期末成绩。
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跑步30次。男生每次跑2公里,女生跑1.5公里,跑步速度不得低于6分30秒/公里,并用手机运动软件“咕咚”记录运动距离和成绩,速度过慢将不予计分。
从起初的不太适应,到后来慢慢习惯,实打实的数据呈现方式,让学生们渐渐爱上了这样的运动方式。每次跑步都可以实时记录距离和成绩等,不仅非常公平,还让人体会到了成就感。
由胖子到“好身材”的代言人
“刚开始,这个要求对140斤的我来说简直是噩梦,但为了体育成绩,每次都是跑跑停停,勉勉强强跑完1500米。”农林大文化学院的洪柯宇对自己“不堪的过往”记忆犹新。
哪知道几个月后,洪柯宇竟成了“好身材”的代言人,长期没见面的朋友都惊呆了。“一年下来,我瘦了30斤,身体也越来越好了,而且超额完成了学校的指标。你看,现在我的跑步总里程已经有394.5公里啦!”榜样的力量影响了洪柯宇的家人和室友,“他(她)们都被我动员起来了,跑步不仅仅只有手机陪着我了!”洪柯宇笑言。
跑步这项塑身运动也使洪柯宇变得越来越自信了。“看到手机上的运动里程一点点增加,速度越来越快,自己的身材变得越来越苗条,就很有成就感,现在我不仅不恐惧跑步了,还喜欢上了带着手机跑步。”
大二学生杨佳灵前几天试穿去年买的裤子,她惊喜地发现裤子腰围宽了很大一截。杨佳灵说,自己坚持带着手机跑步一年了,几乎每周都会跑5公里,一年跑下来,不仅瘦了4斤,同时也变得更加开朗了。
APP带来了好身体、好习惯
APP运动计划,不仅增强了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耐力和心肺功能,也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力和运动习惯。
据农林大体军部提供的信息,实施APP运动计划以来,该校男生1000米体测平均成绩提高了5.7%,女生800米提高8.3%。
该校信息专业的祝炀炀从大二开始使用运动软件跑步,现在大三了,虽然没有了学校的强制性要求,但他还是会坚持每周跑步三次,每次跑完10公里。他说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每一次跑完步都觉得很快乐,还经常向同学“炫耀”APP里的数据。
“刚开始觉得跑个几公里是一件很吃力的事,但是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已经爱上跑步了!”祝炀炀道出了很多借助手机APP运动人的心声。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html/2016-10/18/content_2382177.htm 《杭州日报》: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