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中国绿色时报》:“竹林碳汇促进产业发展”报告受关注
【发布日期: 2016-11-16】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本报讯 在日前召开的联合国第22届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首场边会上,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教授所做的“竹林碳汇促进产业发展”主题报告,引起各国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关注。

  周国模说:“竹子是世界上非常特殊的森林类型,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减缓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竹林增汇技术和竹林碳汇项目方法学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可以使竹林经营者把提质增汇与增收相结合,促进竹林生态价值货币化以及竹林碳汇产业的形成,也可为欠发达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通过竹林碳汇项目开发增加收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周国模介绍了他率领的森林碳汇计量与监测团队开展了15年的相关工作。他们首次开发出中国自愿核证减排量(CCER)《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获得中国国家发改委审核备案;2016年,开发并提交了世界竹资源领域唯一的两项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竹林碳汇项目方法学,为竹林碳汇项目开发和进入国际国内碳减排交易市场提供了规范的计量与监测标准。近年来,这个团队特别注重竹林提质增汇与碳汇项目开发推广工作,已在浙、湘、川、皖、滇等竹子重点分布区,累计推广竹林提质增汇减排综合经营面积100多万亩;2015年,在湖北通山实施了全国首个CCER毛竹造林碳汇项目,产生19.4万吨核证减排量,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备案;自2015年开始,在浙江安吉、景宁、诸暨、遂昌、临安等5县(市)帮助2万多户竹农开发CCER竹林经营碳汇项目30多万亩,可以产生核证减排量约430万吨。

  据介绍,周国模是我国最早从事森林碳汇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之一,是国内外碳汇研究领域尤其是竹林碳汇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是全球最早开展竹子碳汇项目方法学制定工作的专家之一。他率领的科研团队在竹林碳汇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先后获得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林业局“948”项目等各类科研资助,曾主持开发了国际首个《农户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实施全球首个毛竹林碳汇项目,森林碳汇方面的研究成果先后于2012年、2015年两次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陈胜伟)

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16-11/16/content_3297889.htm 《中国绿色时报》:2016.11.16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