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陈胜伟 霍婷婷)拿起镰刀在水田里割稻、和同学比赛谁挖的番薯大、初次体验在土里拔萝卜……日前,浙江农林大学300多名师生在校园农作园里,参加挖番薯、割水稻、拔萝卜等秋收劳动,以这样的方式体验农耕文化,增强广大学生对农业的感情,树立投身现代农业的理想。
“没想到番薯还有这么多品种,不少品种是以前没看到过的。虽然挖得汗流浃背,但是所有同学都很兴奋,尤其很多同学是第一次使用锄头,真的学到了很多。”参加秋收活动的大二学生李锐说,参加秋收体验十分有意义。
“秋收劳作对于涉农高校的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实践,更是一种学习。”农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军说,了解农具、认识农作物,是农学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掌握的,非农专业学生参加秋收劳作,则是另一种学习体验。
据了解,上半年春耕、下半年秋收,定期组织广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是浙江农林大学师生活动的特色,也是浙江农林大学办学近60年来的传统。
“劳动教育可以生活化,也可以学习化,这是一种实践,能倡导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认为,鼓励学生到农场劳动、参与绿地养护等形式的劳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也有助于增加学生对三农的感情,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感恩自然的品质。学校鼓励学生参与课余劳动,希望学生能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等二三课堂结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图为该校师生快乐劳作中。
http://www.zjjyb.cn/jyb/gjjw/15887.html 《浙江教育报》:20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