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光明日报》客户端:杭州临安“天清色”生态主题宣讲走进浙江农林大学
【发布日期: 2025-09-23】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的集贤大讲坛里座无虚席。由杭州市临安区委宣传部、临安区社科联等单位主办的“天清色”生态主题宣讲活动,在这里火热开讲。来自临安区的六组宣讲员用演说、相声、开放麦、情景剧等多种宣讲方式,向浙江农林大学的师生多角度展示“两山”理念在临安的生动实践与取得的显著成效。

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千顷塘保护站站长章叔岩第一个走上讲台,为师生们带来了亲历式宣讲《我和我朋友们》。他首先播放了两段清凉峰保护区的真实视频:一段是2002年救助第一头野生梅花鹿“倩倩”的视频,另一段是2022年救助野生黄麂“嘬嘬”的视频。他说,通过两次救助行动,当地村民群众生态保护理念的明显升级,这也是自己三十余年坚持巡林护林,纵有万般辛酸却仍然保持热爱的重要原因。

和章叔岩一样,分别来自高校、中医院、博物馆等单位的宣讲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聚焦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吴越文化等主题,向参加活动的青年大学生展现了临安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富美生活图景,引导更多大学师生在轻松的活动中,深刻感受保护生态生态的重要意义,能够更加自觉的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广阔乡村,大有可为。”在情景剧宣讲《回乡种梦人》中,临安区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从大家普遍关注的青年婚恋角度出发,通过略带诙谐的三段相亲经历表演,将返乡青年在乡村从事直播带货、乡村运营、农业生产等领域的美好创业故事一一展现出来,号召更多的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乡村,鼓励大家返乡创业,发挥所学知识带动本地产业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当天的宣讲活动形式十分丰富,除了演讲、相声、情景宣讲形式外,还有互动宣讲、开放麦宣讲、文艺宣讲等多种形式。互动宣讲《乡村“变形计”》,让在场听众化身“乡村运营师”,通过互动问答沉浸式体验乡村运营场景;开放麦宣讲《吴越国的天青色》,解码“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双向奔赴;文艺式宣讲《光明的农场》,一幅现代版“耕织图”在旋律中徐徐展开……

临安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亲历者讲述、情景剧、脱口秀等形式,生动呈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临安路径,展现了临安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富美生活图景。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bb69ae4ac064479597e6d512371ba990 《光明日报》客户端:2025.9.21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