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家有蟑螂吗,能不能给我带一只?我们小组最缺的就是大蟑螂。
“你们学院做实验用的兔子、鸡鸭身上有没有跳蚤和虱子,能不能帮我抓几只?
这两天,经过半个月时间的野外采集,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2023级的72名同学开始汇集在7号学楼的标本制作实验室里,将各种昆虫制作成标本,并根据昆虫所属的目、科、属、种分类摆放:金龟子、独角仙、竹节虫、碧蛾蜡蝉、凤蝶、蜻蜓__
昆虫学教学实习是植物保护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今年6月底,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2023级的72位学生接到了老师布置的《普通昆虫学》专业实习实践作业:以5人左右为一组,分组到野外采集昆5并制作成标本。每组要采集昆虫纲18目110个科的昆虫500头左右,并按照要求制作成标本。考虑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原因,要求尽量少采集益虫和珍稀昆虫。
指导老师王吉锐说:“我们学校昆虫学教学实习已经持续了20余年了,自从植物保护专业设立以来,每届的大二学生都要参加,这是我们植物保护专业学生专业必修核心课程。我们希望通过实践实习,让学生掌握昆虫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等专业技能,也让学生更加了解昆虫及昆虫学知识。
虽然学的是植物保护专业,也在课程中认识了很多昆虫,但要抓的昆虫种类这么多,学生心里难免会有点慌张。为了抓到形态各异、体型完整的昆虫,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钻草丛、探高地,白天抓捕,晚上灯诱,连学院楼、教学楼附近的小草丛也不放过..
想抓到满意的昆虫是要付出代价的。昆虫往往在温度较高时,才能表现出较强的活力。为了抓到更多更丰富的昆虫,同学们往往一次采集就是五六个小时,甚至七八个小时。考虑到安全因素,同学们也是全副武装,做足做好防护措施,冰袖、防晒衣、花露水、藿香正气水和胶囊..
长时间在野外,频繁进入草丛、树林寻找虫子,即使做了充足准备,难免会有蚊虫叮咬或是被植物刺茎划伤等。植保232班的程俊杰,为了从“猫学长”身上抓到一只跳蛋,不幸被抓,不得不去医院打了狂犬疫苗。经过这次事件后,程俊杰同学表示:“最可惜的是没找到跳蚤,这次不敢了,下次还干。
在实习动员大会上,指导老师曾说:“实习期间黑了一点,瘦了一点,做梦梦到抓虫子,才算是有效果。”
对于这句话,植保231班的张柳叶深有体会,“这两天在杭州像个大火炉,可这丝毫没能冷却我抓虫的热情。每天外出抓虫,在山林间穿梭,再认真识别鉴定,其中有拟态极强的竹节虫,还有水质检测员蝇,每一种昆虫都让我满心欢喜。每当多找到一个昆虫目,我迫不及待的和队友分享,
通过实习实践,学生们增强了动手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植保231班的洪克雨轩说:“这次植物保护暑假实习,让我在户外与虫子'亲密接触’。顶着烈日穿梭山间,用捕虫网追逐飞舞的蝴蝶,翻开叶片寻找潜藏的害虫。过程虽累,但亲手采集标本、观察虫态时,课本知识瞬间鲜活。每一只虫子都承载着生态密码,这不仅是实践锻炼,更让我对植保专业的责任与意义有了更深感悟。”
《中国科学报》:202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