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新华社:专家共商激活智慧林业发展引擎
【发布日期: 2025-04-27】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新华社客户端浙江频道4月27日电(俞菀、陈胜伟)4月26-27日,由中国林学会主办,中国林学会林业计算机应用分会和浙江农林大学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中国智慧林业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500多名来自全国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的院士专家、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研究生参加,共商激活智慧林业发展引擎。

中国林学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慧林业是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路径。本次大会围绕“数智林草,慧聚浙里”的主题,集主旨报告、特邀报告、专题论坛、海报展示、成果展览等于一体,旨在全方位展现林草信息化建设成效,集聚各方力量,加强智慧林业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我国林草信息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林草行业的深度交叉融合,赋能林草新质生产力稳步提升,全方位高质量推进林业智慧化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在主旨中指出,我国农林业自身特性推动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如无人驾驶拖拉机、北斗导航精密播种、高分辨率遥感等技术显著提升作业效率与精准度。未来,我国农林业将呈现绿色、现代、智慧三大基本特征,并从五方面发力:加强 AI农林业研究应用,培育相关产业,突破关键技术;统筹推进智慧农林业与数字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丘陵山区机械化,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构建农林产品智慧供应链,实现全流程数据管控;发展农林业数字创意产业,优化农林业功能结构,全面推动农林业现代化转型 。

大会主席、浙江农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冯海林教授表示,近年来,学院一直深耕智慧林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在林业信息化、林业信息感知与人工智能方向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研发的软硬件产品在全国推广使用。本次大会为行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智慧林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专家们还深入研讨了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的创新应用,展示了AI图像识别与LiDAR技术的最新突破,交流了碳汇计量、生态价值评估等热点问题。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推动林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促进数据资源共享、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智慧林业发展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林业实践,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http://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2515928 新华社:2025.4.27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