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光明日报》:浙农林大师生暑期科技助力浙江山区26县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2022-07-26】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炎炎烈日,在浙江省仙居县白塔镇、田市镇、皤滩乡等乡镇的田间地头,浙江农林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吴家森教授、傅伟军教授等专家,顶着烈日在田间、菜地和果园现场踏查,指导当地技术人员开展外来入侵植物普查工作。

专家们实地采集和讲解外来入侵植物普查对象的科学识别方法,对踏查路线、样点设置、调查方法、普查对象识别、测算入侵植物盖度,图像数据采集与记录信息上传等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今年暑假期间,为更好地发挥农林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的优势,浙农林大组织专家教授尤其是科技特派员,带着团队成员、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及各年级本科生,分赴浙江省山区26县开展科技服务、培训咨询、调研访问、实习实践,以实际行动助力浙江省山区26县推进乡村振兴。

在开化县马金镇高合村,浙农林大科技特派员蔡碧凡副教授,带着几名专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根据马金镇需求,为推进乡村旅游、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帮助当地开展村道景观提升、美丽庭院打造等方面入手,带领师生开展现场走访调研,结合村庄产业发展优势以及村民意愿,帮助该村制定乡村旅游产业规划,让科技与人才在助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浙农林大徐凯、刘兴泉、赵阿勇等科技特派员,应邀在枫树岭镇开展科技帮扶工作。专家们先后前往枫树岭镇下姜村、大桥头村和源塘村等基地进行考察指导,详细了解香榧、小香薯、地瓜和猕猴桃种植基地所面临的技术难题。科技特派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进行现场指导,提醒农户及时防灾抗旱、提升灌溉效率、缓解农业用水,做好病虫防害管理,科学合理施肥减少对环境和土壤污染等。

在衢州市柯城、常山等地,浙农林大蔬菜学科郁有健博士等带队的科技服务团,先后走进静禾农业科技、佳禾蓝莓科技、常山县胡柚种苗繁育中心等生产车间、研究基地,调研了解当地园艺产业现状特点与发展路径;并对相关农业企业进行科技指导,对推进柯城区余东乡村未来社区、石梁镇麻蓬村、常山柚香谷建设,以及加强农户抱团发展、村村抱团发展、农企农户共同发展等做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在景宁畲族自治县渤海村,浙农林大大学生通讯社的学生骨干,在老师带领下穿着畲族服饰,走上梯田,游览村庄,深入调研当地畲族文化、农耕文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团队成员结合渤海村自身的旅游资源,设计出了一套创新性研学旅游方案,拍摄了大量视频图片并制作了精美的宣传视频,助力渤海村提升研学经济效益,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建德市寿昌镇,浙农林大食品与健康学院的师生来到绿荷塘村、小刺源村等地,调研农业粮食作物种植的情况,协助当地工作人员完成基本农田保现状勘察、现场拍照。师生们还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产能、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增加产业附加值等方面出谋划策,为推进建德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力量。

据悉,今年浙农林大前往浙江省山区26县开展服务的团队超过100支,师生数量超过3000人次,服务类型包括技术指导、文化下乡、科技培训、政策讲解等,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浇灌着浙江山区26县的乡村振兴。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784e074eb5dd40e4b3704d0e44ff10ec《光明日报》:2022.7.27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