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浙江农林大学辅导员王老师收到了一名学生的清明节假期申请回老家扫墓的申请。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情况,王老师建议这位同学在父母去奶奶坟前扫墓的时候,请父母通过视频进行现场直播,通过手机端和父母一起追思长辈,表达自己的怀念和感恩。
今年清明假期,为确保师生健康安全,浙江农林大学发布了清明假期的疫情防控通知,要求大家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和国内疫情重点地区,提倡师生假期留校。
针对广大师生清明期间有缅怀先人的习俗,浙农林大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网上扫墓缅怀活动。倡导学生通过网上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华英烈网”等各类网上祭先烈网站,师生们在网上点一支红烛,献一束鲜花,放一首歌曲,表达对先烈无尽的哀思。
传统的墓地凭吊等扫墓形式,容易人群聚集,有很大的疫情传播隐患。网上扫墓不仅方便安全,也能给大家提供一个表达情感的平台。通过网络表达追思缅怀,既避免了人员聚集、确保了师生安全,也同样是给疫情防控助力。
在鼓励师生线上缅怀的同时,部分师生在不离开校园前提下,自发来到校园里的该校老校长张齐生院士的铜像前,开展追思活动。大家手持菊花肃立在张齐生雕像前静默,逐一向张院士铜像献花并鞠躬致敬。大家缅怀了张齐生院士一丝不苟的教学、呕心沥血的科研研究以及对林业工程学科发展,表达了对张院士事迹的敬仰和传承张院士精神的决心。
“虽然因为疫情原因,清明节不能回家祭祖扫墓,但是通过网络的形式,我们同样对先人进行了缅怀。清明假期,我们留在学校里学习,少流动、不聚集,线上缅怀先人,也同样是给疫情防控做贡献。”浙江农林大学大三学生徐颜说。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2987106311e6453e88abec98418dd29b 《光明日报》客户端:20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