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省教育厅主管的《高校思想政治》整版介绍了我校“生态育人 育生态人”思政工作的探索做法。

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浙农林大人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为榜样,高质量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高水平打造与“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生态性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相适应、具有生态特色的思政育人品牌。学校坚持党建引领,坚持生态特色和农林底色,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探索“生态育人 育生态人”浙农林模式,着力探索构建生态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农林标识度和较高社会知名度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长期以来,学校致力于生态文明、生态科技、生态产品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以此服务与引领社会。先后出台文明行为规范、生态类第二课堂成绩单等制度,深入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开展“红绿标兵”评选等活动,深化“生态·人文”两条走廊建设,在省内高校率先推出“校园十景”不断浓厚校园生态文化氛围,着力打造以“竹文化”“木文化”“茶文化”“农耕文化”“森林文化”等为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通过“生态育人”的过程和途径,实现“育生态人”的目标和要求,培养具有生态特质的农林新人,培养拥有与新时代新青年相适应的生态品德、生态品格和生态品行,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区域现代农林业未来领导者,先后涌现出一批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自强之星、全球青年农业领袖等学生典型。
今后,学校将着力全面实施“生态育人 育生态人”工程,坚持传承与创新相融,着力实施五大育人行动计划,让生态理念融入“三全育人”改革各领域和“十大育人”体系各环节,贯穿学校思政工作各方面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校园每个角落,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促进绿色发展。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