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她秉持着始终如一的自我高标准,怀揣着直面一切困难的勇气,在学业与实践间从容穿行;她不惧挑战,凭借茶艺作品《青山烟雨》在茶奥会上斩获佳绩;她似茶人在岁月中慢焙佳茗,将青春的甘甜与苦涩都沉淀为生命的醇厚。
她就是校长奖获得者、茶文化221班屠镜晶。她的故事不仅记录着个人的蜕变,更映照出当代学子脚踏实地、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茶烟凝翠,一盏清心见真章
“深耕专业而非功利逐绩,当能力与价值实现突破时,奖学金不过是水到渠成的馈赠。”屠镜晶连续三年保持优异成绩,绩点稳居专业第一。成绩背后,体现的是她对茶文化专业的深度钻研与真挚热爱。
当获得站上中华茶奥会舞台资格的时候,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作品仍有不足。面对来自全国茶企和高校的专业选手,她抱着学习的心态,只为亲身感受茶饮行业的魅力。在半决赛的现场制作环节,专业评委的目光与其他选手琳琅满目的作品,曾让她心生忐忑,以至于得知晋级决赛时,惊喜之余更多是手足无措。

更大的考验接踵而至。决赛要求现场抽取主题,利用有限材料即兴创作,而她恰恰抽到了首位出场。在分秒必争的紧张氛围中,她迅速镇定下来,将龙井茶的清雅与西湖的朦胧烟雨巧妙融合。当《青山烟雨》的创意在杯中绽放,她不仅用味觉诠释了江南美学的意境,更在千余名参赛者中崭露头角,荣获亚军。
从最初以学习的心态参赛,到在高压比赛中实现创意突破,她以实际行动,验证了茶文化专业赋予她的独特优势,更在传统与创新的相互碰撞中,找到了专业自信的根基。这段赛事经历对她而言,不仅是一次技艺的比拼,更是一场心灵的旅程。
屠镜晶认为,茶艺之妙,不仅在技艺之精,更在心性之纯;成长之美,不仅在荣誉之得,更在过程之悟。
数字织梦,九龙慢旅启新程
在大二期间,屠镜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电商“三创赛”项目——“九龙慢旅”。这是一次将数字技术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在众多项目中令她感触最深、收获最大。

面对跨专业团队初期的磨合挑战,她与队友围绕“如何实现乡村资源数字化整合与个性化服务”展开多轮探讨,最终确定以“乡村旅游数字卡+DIY定制”为核心模式,通过整合九龙湖镇的民宿、农家乐、农产品等分散资源,打造出可自由组合的农旅数字卡产品,为游客提供一站式、可定制的乡村慢生活体验。
作为团队骨干,屠镜晶承担了项目文本撰写、公众号内容策划与运营等关键任务。作为团队的文字统筹与新媒体运营负责人,她深入参与产品体系的构建,与团队多次前往九龙湖镇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农户与商户。即便面临地理位置偏远、沟通存在障碍等难题,她依旧坚持完成资源对接与需求梳理工作,为数字卡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内容保障。
最终,该项目不仅荣获省奖,还在平台实现线上销售,初步验证了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对屠镜晶而言,这段从零到一的创业历程,不仅锻炼了她跨领域协作与项目执行的能力,更让她深切体会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意义,也为其后续参与各类竞赛项目增添了信心与动力。

这种敢于探索、注重实践的精神,也贯穿于她的学生工作与志愿服务中。从撰写通知、制作表格的学生会小干事,成长为统筹全局的学院团委副书记;从杭州亚运会的热忱奉献者,到党支部委员,她凭借一流的自我管理能力,精准地分配时间,在活动、竞赛与学业的冲突中应对自如。屠镜晶也有状态低谷期,那时的她,会抽出二十分钟到操场跑步,在运动过程中放空大脑、缓解焦虑,以更清醒的状态投入后续任务。
青春向阳,万里长风寄远志
“校长奖于我而言,既是对过往的肯定,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唯有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保持优异绩点、积极投身各类竞赛,方能不辜负这份认可。”初入大学时,她以历届获奖者为榜样,立志不负时光;如今自身获奖后,她更意识到荣誉背后的期许。
当学弟学妹们怀揣着憧憬或迷茫向屠镜晶请教时,她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希望以自身经历为他们指引方向。大学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别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大胆一点,多问、多找、多链接,主动挖掘那些未被“摆上台面”的机会。奋楫笃行,臻于至善,她希望大家在大学四年中都能热烈勇敢,肆意青春,循梦而行,向阳而生。
屠镜晶喜欢用“探索、沉淀、成长”这三个词来总结自己的大学生活。从专业深耕到实践突破,从自我精进至价值传承——她用行动诠释了“卓越”的真谛:非一蹴而就的偶然,而是持续成长中自然抵达的远方。
“成长不只是能力的提升,更是心态的成熟,是从‘需要别人带领’到‘能独当一面’的转变。”屠镜晶说,这不仅是她始终坚守的信念,也将伴随她在未来的学术与人生道路上继续绘就灿烂篇章。
(学生通讯社 刘周睿 陈一帆 李欣玥 新闻中心 尧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