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实验室里,她怀抱电路板调试参数,目光专注;在跑道上,她奔跑的身影透着不服输的韧劲;在志愿服务中,她递出的热水伴着真诚的笑容……她就是2025届省级优秀毕业生、光机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13班的刘巧梦。
她将学生工作、学业竞赛和志愿服务编织进青春的轨迹,用蓬勃的朝气、锐气和才气,让平凡的四年时光熠熠生辉。

在服务中扎根,于协作中成长
大学四年,刘巧梦始终秉持“为同学们多做实事”的信念,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在担任学院团学体育健康部分管主席期间,她精准对接多方需求,统筹组织大型体育赛事,带领团队屡获佳绩。作为班级文体委员,她组建的羽毛球队连续两年斩获学院杯团体亚军。

学生工作不仅提升了她的综合能力,更为她带来了珍贵的友谊。组织赛事时,她与队友并肩打磨细节,曾因方案构思争论到深夜,又笑着一起啃面包修改策划;带领班级羽毛球队时,从“羽毛球小白”到赛场上的默契配合,姑娘们利用午休练发球、周末复盘战术,输球时互相打气,赢球后相拥欢呼。这些共同奋斗的时光,让队友成了最懂彼此的人,也让单纯的工作伙伴变成了互相牵挂的朋友。

面对学生工作的忙碌,刘巧梦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平衡之道”。她根据事务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合理规划时间,高效利用课间、午休等碎片化时间。即便偶尔因工作耽误课程,她也能凭借出色的自学能力保持优异成绩。运动是她释放压力的秘诀,“累了、压力大了,我就去跑几公里,跑着跑着,烦恼仿佛都被甩在了身后。”在跑步的过程中,她可以放空思绪,专注于呼吸与脚步的节奏,让身心得以放松,以更充沛的活力迎接新的挑战。
在挑战中蓄力,在实践中蜕变
竞赛中的挫折是常态,但刘巧梦从未被困难打倒。在“TI”杯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她和团队连续奋战72小时调试电路,最终获奖。“解决办法就是不断调试、修改参数,一点点尝试,总能发现问题所在。”这种“死磕到底”的精神,让她在竞赛中收获满满。

大一初次参赛时,由于团队经验不足,备赛过程如同摸着石头过河,举步维艰。他们从最基础的内容开始摸索,遇到问题只能自己查资料、反复尝试。到了大三,原班人马再次参赛,竟遇到同样的问题。得益于两年前的详细复盘和经验总结,团队迅速调整策略,成功攻克难题。
竞赛不仅让刘巧梦的专业技能从理论走向实践,更锤炼了她的精神意志。各类竞赛的历练不仅让她的专业技能从理论走向实操,摸透设备特性、深化知识应用,更教会了她如何在团队协作中倾听与配合,抗压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面对繁重的任务和紧迫的时间,她愈发从容,不再轻言放弃。
在服务中淬炼,在实干中沉淀
学校里的各类志愿服务也总穿梭着刘巧梦的身影。迎新引导、无偿献血、毕业晚会筹备……刘巧梦坚持以温暖行动传递力量。这份“给予即收获”的热情让她获得了“先进个人”“文明风尚奖”等诸多荣誉。她以实干担当凝聚认可、以赤诚初心点亮他人,无论是团队协作的竞赛战场,还是传递温暖的志愿一线,她始终不惧风雨,直面挑战。

回望大学生活,刘巧梦满怀感恩——感谢伙伴、队友和师长的支持。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她深感荣幸,“感觉自己的努力被看见了,为大学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她深知,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未来她将继续步履不停,朝着目标坚定前行。

刘巧梦的经历,像一束光,照亮了“优秀”二字的深层含义:它不仅是成绩单上的数字或奖状上的烫金标题,更是那份永不言弃的执着、敢于担当的勇气,以及甘于为他人点亮星火的赤诚。正如她所说:“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逗号,而非句点。”站在新的起点上,她将以更坚定的步伐,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章。
刘巧梦的青春答卷,对于每一位正在奋斗的学子,也是一种启示:人生的精彩,始于热爱的初心,成于坚持的匠心,终于奉献的真心。愿所有人在奔赴山海时,既能如电子脉冲般精准追逐目标,亦能似心跳般永葆热血澎湃;既能以才气开拓前路,更能以协作共赴星辰。因为真正的优秀,从来不是独行,而是与时代同频,与理想共振。
(学生通讯社 林嘉怡 钟鼎 石月 新闻中心 祝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