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数计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智慧农林科研、服务数字乡村建设,合力筑牢教学研究型学院建设基础。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数计学院结合实际,分层分类举行“牢记嘱托 强农有我”学习大讨论、“青年从游”廉心正身主题活动和“走一线听建议、转作风促发展”大调研系列活动。6月26日下午,校党委书记朱斌参加数计学院“牢记嘱托 强农有我”学习大讨论暨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并上专题党课。与会人员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主题进行深入交流,起到了建言献策、增强共识、凝心聚力、推动工作的作用。
党建业务深融互促,引领学院内涵发展
数计学院党委落实“党建引领业务,业务促进党建”的融合发展理念,将思想引领与组织保障融入到制度建设、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党建红”与“数智蓝”在基层交相辉映。研究制定学院发展规划,紧盯年度重点工作推进落实;建立健全学院内控管理制度,持续调动师生积极性主动性;落实党管人才,积极引培高层次人才,专任教师规模壮大、结构优化。
学院系统推进学科专业支部一体建设,发挥党员干部、骨干教师模范带头作用,扎实做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省一流学科(B类)和省重点学科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物联网工程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等重点工作,承办好第六届中国智慧林业大会。涌现出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优秀教师代表;入选校级样板党支部2个、校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获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专业能力
数计学院坚持“以本为本”,用实际行动落实“OBE”理念,回应高质量建设“新工科”要求。系统构建“专业认证、学科竞赛、产业学院”三驾马车协同驱动的数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全国农林类高校第一个既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又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计算机专业;获批浙江省重点支持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现代农林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学院全面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与实践育人工作。近五年获省级教改及课程思政项目8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1门,省部级规划教材等8部。主动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路径,打造覆盖全校的“天目学堂”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平台。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2项,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3项,获省级青教赛一等奖。
学院全力推进“以赛促育”,增强数智类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牵头组织一类学科竞赛10项,各专业构建“1+X”竞赛体系,实施递进式参赛机制。近5年,学生获国家级奖项433项、937人次;省级及以上奖项1318项、2279人次。连续6年获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天梯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在参赛全国农林类高校中排名第一。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学院读研升学率2024年攀升到37.3%,毕业生就业薪资水平持续处于学校前列。

扎根农林垂直生长,彰显数智科技力量
数计学院明晰错位发展思路,深耕智慧农林场景,重点聚焦智慧农林业、农林业物联网、农林装备与智能化等领域关键问题开展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B类),成功申报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林业感知技术与智能装备实验室、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全省农业智能感知与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9个。
近年来,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0余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成果奖10项,厅局级成果奖20项。研发的“智能树木健康监测仪”“树木胸径位置一体化测量装置”“树木无损检测仪”“人工智能赋能山核桃产业大脑”等一批科研成果广受关注,有力支撑林学登峰学科建设。



扛起强农兴林责任,提高社会服务效能
数计学院聚力研发推广智慧农林数字公共产品,拓展“两山”转化通道,助力“护绿换金、聚绿成金、借绿生金”。团队研发的“全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系统”在全国拥有单位用户9400多个;“益林富农”管理平台获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浙江省林业空间管理平台”实现了森林资源动态更新、评测落地、实时出数等功能,并在贵州、广西、安徽等地推广应用,“数智百山祖”的智慧管护系统深受用户好评。
此外,团队研制的林权“一卡通”系统、林产品流通管理系统、林地征占用管理系统等在浙江全省应用,部分产品已在全国统一推广使用,产品销售收入超2000万元,经济效益达6亿元;连续7年创新编制“临安山核桃指数”,覆盖8个主产区镇,惠及4万户林农,品牌价值达37.6亿元。先后4次入选全国林业信息化十件大事之一,数字乡村研究所荣获浙江省“数字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实践贡献奖”,戴丹老师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涵养红色数智品质,共筑师生精神家园
数计学院统筹推进“理论铸魂、创新驱动、数智赋农、文化润心”的学习共同体建设。不断充实“数智赋农”、“以赛促育”校园文化双品牌建设内涵,连续25年传承办好“数智文化节”。依托名师工作室、巾帼文明岗、“青言青语”网络育人辅导员工作室等载体,为青年学生提供可感可及有温度的指导服务。
学院深入开展理论学习、“三会一课”、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国际交流活动,细化“六个文明”建设举措,构建学院“红色数智奖”“数智园丁奖”荣誉体系,营造担当有为、乐群向善、风清气正的学习工作氛围。

“明德成就人生,数智创造未来”。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数计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红色数智”为主题主线,紧扣科教兴国、数字中国、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战略需求与师生发展要求,持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凝练学科专业方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耕智慧农林领域,精心培育数智英才,注重成果转化应用,努力为学校高水平大学与林学登峰学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数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