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11班的叶博航,许多同学的第一印象是“靠谱”和“高效”。作为2025届本科生省级优秀毕业生,他的大学生活丰富、充实、积极、向上。作为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他笃行不怠、有条不紊,在服务同学的道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做一个高效的行动派
初入浙农林大时,叶博航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印象还停留在“研究种地和化肥”。当他走进第一门专业课——《土壤学》,徐秋芳教授的启发式教学让他对于学科的了解更进一步,同时明确了学习态度。“她让我们明白,主动思考和提问才能让知识真正属于自己”,这份主动探索求知的心态为他的进步奠定基础。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叶博航始终保持着一份“自尊心”,“我可以不做第一名,但是一定要尽我全力,能够名列前茅”。他是一个提前规划的行动派,他习惯提前一到二周复习功课,通过系统梳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了对抗学习不可避免的枯燥,他还会寻找志同道合的学习“搭子”,在互相督促中提升效率。
高效的作风,让他在大一学生会面试时有足够的自信。“我能够兼顾好学习和工作”,因为他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做好统筹规划。他热爱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认为那些使他生活忙碌的工作和活动都是自己主动选择去做的,是有意义的,自然不会把忙碌当成压力。
四年过去,他用实际行动印证了当初的笃定。
踏实办事,用心成事
在学生工作中,叶博航走得扎实而深入。他的身影活跃在服务同学的第一线。迎新季,他是热情的引路人,曾担任两届迎新志愿者,无论是穿梭校园的“摆渡车介绍员”,还是坚守“南门服务点”的贴心向导,他都力求用细致服务为新生留下美好的校园初印象。
学代会期间,他恪尽职守,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更多时候,他是使命必达的螺丝钉,“别的部门、组织缺人时基本上都会去帮忙”,哪里有需要,他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

他分管的“我为同学办实事”“就业帮扶”等工作,件件关乎同学切身利益。对他而言,每一次活动的筹备与执行都倾注全力,每一次团队的协作与汗水都弥足珍贵。“我们任何一次的活动都是尽心尽力,努力做到最好”,因此不能说他对某次活动印象最深刻,每一次活动的点点滴滴、每一次团队的凝聚都值得怀念。
回首三年学生工作,他认为自身最大的成长在于学会了如何更系统、更高效地解决问题,如何凝聚团队的力量去达成目标。这份踏实与用心,也深深感染着并肩作战的伙伴,“博航哥就是一个很让人放心、安心的存在”。他就像一位沉稳的舵手,带领团队高效前行。
为热爱向光而行
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叶博航始终思考着专业与时代的共振。他深知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在“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视频团队的实践中,他带领团队聚焦“绿色富能绘新颜,和美乡村竞生辉”的主题,用镜头记录农江源村仿野生铁皮石斛的致富路、考察指南村如何将环境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调研处理环境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农业、资源、环境,他精准地把握住了专业的核心。

大学四年,叶博航的感悟概括来说就是“多读书、广交友、心态好、效率高,事必成”。他想告诉学弟学妹们,学习向来是一场长跑,不必因一时的快慢而焦虑,重要的是感受到知识的重量与思维的乐趣。
他常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勉励自己,“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叶博航认为,自己不能只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去看待乡村振兴,“我们也可以站在台上”。未来,他将在宁波市江北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任职,续写与资源环境的双向奔赴。
(学生通讯社 林嘉怡 钟鼎 新闻中心 尧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