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专业排名中等到稳居前三,从腼腆“社恐”到杭州亚运会“骨干志愿者”,从支支吾吾小声说话到勇敢表达自己意见的学生干部,从班级普通学生到2025届省级优秀毕业生……浙江农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11班的李蜜,以“敢于尝试”为座右铭,以尝试拓展人生广度,用自律把握成长节奏,凭坚韧冲破困境阻碍,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行。

有一种进步是尝试
“想到”和“得到”中间还隔着两个字——“做到”,不迈出尝试的第一步便无法触及想要的进步。大一上学期专业排名中游的李蜜坦言,“自己特别想努力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够得到奖学金”。从《数据结构》这门核心专业课程开始,她开启图书馆沉浸学习模式,坚持走在老师的上课进度之前。有规划、多巩固、多思考、多提问,“试一试”,让她找到了学习的真正感觉,绩点一跃上升至专业第三,为后续一直位列专业前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克服面试的恐惧,她逼着自己走出舒适圈,大一期间总共参加了12场面试。在参加浙农林大附小支教志愿者面试时,刚踏入大学的她对无领导小组讨论一无所知,但她克服紧张尽可能多发言,去表达自己的看法,“为了顺利通过面试也是豁出去了!”最终,她成功成为了“小老师”,开始给小朋友们上课。在支教过程中,李蜜不仅锻炼了面试技巧、学会了给孩子上课,她也在支教中被孩子们可爱的笑容与满满的活力所感染。
“敢于尝试”是李蜜的座右铭。她在尝试中收获,在尝试中进步。凭着勇敢与真诚,她担任了校大学生志愿实践委员会生态项目部的部长,并顺利通过杭州志愿者协会面试,成为校地合作办公室直属志愿服务总队的一名联络员。她也主动参加了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杭州第19届亚运会等志愿服务,在服务中将生活变得充实多彩,提升了时间管理能力,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龄人和前辈。
有一把钥匙是自律
“用一颗自律自强的心,创造属于自己的勤天。”李蜜认为,自律是平衡学习与生活的关键,更是实现目标的基石,“不要在松懈的环境下久待”。她深知学习是自己的事,应该明确自身情况与时间分配,让学习有条不紊。为此,她积极利用资源,网课、专业老师、优秀同学都是她的“智囊团”,图书馆或者教学楼都是她专注学习的好去处。
李蜜坚持今日事今日毕,行动力拉满,碎片化时间都被用来处理工作。她会列好未来几天的任务清单,按轻重缓急排序,优先完成必要事项。长线任务则会分阶段推进,绝不拖延到最后一刻。“做一件事就专心一件事”,这份专注力让她在学习与工作中切换自如。

作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一名“小青荷”,李蜜在赛前就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她不仅要参加医疗急救、英语、礼仪等诸多培训,还要提前熟悉场馆的布局以及重要通道。志愿服务期间,天才蒙蒙亮,她就要起床赶到场馆,直至晚上例会后才能离开。高强度的工作更强调规律作息的重要性,她晚上回到宿舍之后就尽早入睡、中午按时进行午休。自律,让她时时都能元气满满地投入工作,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有一股力量是坚韧
坚韧不拔、不断超越,才能战胜困难。大二时在副班主任的鼓励下,李蜜报名参加浙江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开始,她对于比赛一头雾水,随着一步步上网查找资料、请教指导老师、与队长展开讨论,没日没夜地坐在电脑面前反复修改文本,一遍又一遍理清框架,终于明白了应该怎么去做、怎么去写。后来,她还遇到了电脑蓝屏罢工等困难,乐观的她轮流借用室友们的电脑,最终顺利地完成了项目的PPT制作以及讲解视频的录制工作。

这份坚韧,也让她想对学弟学妹们分享参与学科竞赛的心得:“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最重要的是做好吃苦的准备。”她认为,备赛漫长且充满挫折,困难是难免的,但只要不言放弃,在逆境中找到前进的动力,昂首向前,挥洒的汗水总会在阳光下发光,播撒的种子总会在春天开花,这便是坚韧的力量。
回望自己的大学四年,李蜜希望提醒更多低年级的同学:别被旁人的轨迹扰乱脚步,自己的人生应该由自己来做主,不要被他人所影响;更别因一次跌倒就停滞,积极乐观地向前走,终会有收获。她表示,自己将始终感恩母校,感恩那年在银杏树下的相遇,是这里的土壤让青涩的种子能够野蛮生长。往后,她也一定带着这份底气,做永远向光而行的赶路人,在丽水市烟草公司某分公司中继续遇见更好的自己。
(学生通讯社 林嘉怡 钟鼎 杨顺 新闻中心 尧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