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农林要闻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农林要闻 - 正文
【农林故事·省优秀毕业生】周蓉青: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
【发布日期: 2025-07-25】 【来源:新闻中心 】 【作者:】 【编辑:郝璞玉】 【点击量:

周蓉青,女,中共党员,茶学与茶文化学院茶文化211班学生,2025届省级优秀毕业生,考研上岸南京农业大学国际商务专业。

周蓉青在校期间,曾获校级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三好学生”、“五好学生”、“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荣誉。在校期间她积极参与设计比赛,曾获“卓越杯”文献综述大赛优胜奖、“LSCAT”杯笔译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赛初赛一等奖、“东湖杯”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等奖项。

步履不停:成绩背后的“深耕印记”

从茶文化专业的课堂跨向国际商务的考场,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周蓉青将本科学习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后做出的选择。本科阶段,经济学相关课程给了她选择的灵感,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为她打稳了跨考基础,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清晰规划让她坚定地选择了去考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

周蓉青积极活跃在各类比赛的现场,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拓展视野,实现目标。置身于协作奋进的团队,她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协调与解决冲突。“提升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并直面竞争与结果”,这是她在一次次激烈竞争中的心得,锤炼出更强的自信心、韧性和积极心态。

忙碌常有,但只要高效和分清主次,事情总会在有条不紊中办好。周蓉青把“执行力”贯彻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无论是学生工作还是考研备考,要紧的事我就优先去完成,然后再是次重要的事情。难免会有两件重要的事情撞在一起,那我就提高自己的效率”。她就这样有条不紊且高效地过完了大学四年。

淬炼成金:学生会的“运转枢纽”

周蓉青是茶学与茶文化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分管办公室。办公室作为学生会的“运转枢纽”,需要发挥上传下达的重要联结作用。

对于周蓉青来说,最有成就感的一次活动,是筹备年度学生代表大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许多很琐碎的工作,比如会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部门交接、场地的布置等。“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她统筹部门工作、领导团队、高效执行任务与严格把控,激发出了可靠的组织力、领导力和执行力。

三年的学生会工作,让周蓉青由内而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整个人由大一时的懵懂内向,到现在可以在许多人面前落落大方地讲话,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这段珍贵的经历,让她在频繁的上下内外沟通协调中,锻炼出较好的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份职责培养了她强烈的责任感、自信心、语言能力以及真诚的内心,“这对于我的人格塑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这段旅程以一种令周蓉青惊喜的方式与她重逢。在考研复试中,她还是遇到了充分准备之外的问题。当老师问出问题的那一刻,慌张难以避免,但她还是迅速镇定下来,深呼吸,并且继续微笑着按照自己的理解恰当地组织答案,保持真诚的态度以及落落大方的姿态,最终顺利通过了复试。

平衡之道:时间缝隙里的“高效哲学”

考研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周蓉青觉得“迷茫是在所难免的”。她结合未来就业地区、院校层次、考研上岸率等多方面因素,最终选择了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的南京农业大学。选择固然重要,选择之后的坚定行动更为关键。周蓉青对此深有体会,“我时常告诉自己不要美化那一条没走过的路,当下即是最好”。既然怎样选择后面都有可能会产生后悔的想法,那就从自己的内心出发,选择现在最想走的路,走着走着就会发现柳暗花明。

在考研的过程中,周蓉青经历了许多坎坷。作为一名跨考的文科生,她对于数学部分几乎是零基础,刚开始做题常面临着“脑子好似听懂了,一做题又无从下手”的困境。但周蓉青并没有轻易被困难打倒,而是坚定自己选择的道路,正视自己数学学习上的不足,跟着网课一步一脚印,在考研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熟能生巧,及时自省,凭借不服输的意志,她将自己从数学的“泥沼”中解救出来,最终如愿所偿。

刚刚进入浙江农林大学的时候,周蓉青同大多数新生一样,也曾惴惴不安,如今的周蓉青,却已经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回眸4年的成长之路,她认为,不仅有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坚强后盾的默默守护——父母、老师和同学精神上的鼓舞和支持,用无形翅膀的托举,让她能够不断穿越风雨朝着远方梦想的云端奋力翱翔。

“不要害怕,勇敢尝试,时间自有回答。”周蓉青对自己说,也希望所有学弟学妹能用行动去回答。


(学生通讯社 蒋可恋 毛育佩 袁雅婷)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