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卓也,动科动医学院动物科学专业201班学生,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本科生校长奖获得者。他品学兼优,多次获得校一、二等奖学金,三次获得省政府奖学金,曾获2021年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入选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他求实上进,积极参加竞赛,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一等奖,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中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省二等奖。此外,他还曾获挑战杯省二等奖、东湖杯校一等奖、统计调查大赛校二等奖、2020年科研创新奖等多项奖项。
“热爱始终是第一动力”
对郑卓也而言,热爱始终是他的第一动力,与动物科学的结缘也源于他对动物的喜爱。郑卓也从小就喜欢养许多稀奇古怪的动物,直到现在他都能如数家珍般介绍自己养过的每一种动物。
“童年时,我最喜欢看的不是动画片,而是科教频道和与动物有关的纪录片。”郑卓也说,在成长过程中他对动物的痴迷与日俱增,家人和朋友都深知他对动物的喜爱,“熟悉我的人不会问我为什么选择动物科学,如果我不选择动物科学那才是值得疑惑的”。填报高考志愿时,郑卓也看到浙江农林大学有“动物科学”专业,他当即决定:“就它了,我确信这是一个我肯定不会后悔的选择。”
除了对动物的喜爱,郑卓也还非常喜欢数学。进入大学后,他加入学校数学建模协会,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从新生杯数模竞赛校二等奖、大学生数模竞赛省二等奖,一路披荆斩棘,直到最终斩获国际大学生数模竞赛国家二等奖。郑卓也觉得,竞赛经历本身就是追寻梦想的过程,哪怕他和队友在竞赛阶段三天睡了不足十小时,“半夜两点回寝室腿都在发抖”,但因为热爱,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每个人的杠杆都有自己的平衡点”
在求学过程中,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会感受到压力,郑卓也压力大的时候也会感慨“全是压力,每一件事情都是压力”。不过,更多时候他会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不光有压力,也有意思、有意义”。在竞赛压力过大或竞赛和学习相冲突的时候,郑卓也会选择性地放弃,保证自己的学习生活不会因此而失衡。
郑卓也对竞赛和学习的关系有自己的看法,“竞赛是学习的一部分,如果要参加竞赛那就一定要学到东西。”郑卓也认为,“平衡学习和竞赛是个伪命题,没有必要非把两个东西平衡到一个水平线上。因为有不一样的爱好,不一样的志向,所以每个人的杠杆都有自己的平衡点,会呈现出多样的平衡状态。”
郑卓也很擅长在过程中找到保持自己良好心态的兴趣支点。“辩论赛的时候虽然口齿不清,但是能用自己‘悄无声息’的诡辩偷袭对手;准备东湖杯过程中时不时找导师开会,做好自己和团队成员的时间管理。”郑卓也认为,这些经历本身都很有趣,学习也是他的兴趣爱好之一。
“古希腊人认为学习是一个人正常的发展状态,一个人不学习、不向往学习就不能算一个完整的人。”郑卓也喜欢用这句话勉励自己不断精进学业,保持对事物的好奇,“比如跑步,其实也算是肌肉水平上的生理性学习,平衡学习杠杆的支点就是我的兴趣”。
“主动寻找自己要走的路”
主动,是郑卓也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一个词。主动发现、主动改变,都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遇到一个优秀的人,可以让自己发现世界原来是这么广阔无垠。但如果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或者意识到了也不希望有所改变,那别人优秀不优秀和自己都没什么关系”。
在团队合作中,郑卓也认为应该主动去探索,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无论是团队领导还是团队成员的角色,都需要自己反复在团队合作中总结发现,有的人适合单打独斗,有的人天生就是领导者,有的人则可以成为他人完美的左膀右臂。”在郑卓也看来,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能把队伍协调好,“如果团队协调得当,各展所长,那不管什么情况都能组织起一支高效的队伍”。
在大学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经历一个迷茫期,但郑卓也却一直很坚定。“我不知道迷茫是什么感觉,我曾经有过特别艰难的选择,但只要作出了选择,就不会瞻前顾后,我会坚定地走下去。”
对还处于迷茫期的低年级同学,郑卓也的建议是:要主动去寻找自己想走的路,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那别人就更不知道了,想清楚之后,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开始行动。
扬帆沧海迎激浪,屹立潮头续远行。面对未来,郑卓也计划读研、出国,去外面看看更大的世界。他希望将来的自己能够继续追逐所爱,尝试更多的新鲜事物,在前行路上感受生活更多的精彩。
(学生通讯社 陈丽佳 新闻中心 郝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