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农林要闻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农林要闻 - 正文
【党史学习教育·堡垒篇】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党建引领育桃李 科技助农铸品牌
【发布日期: 2021-05-14】 【来源: 】 【作者:】 【编辑:郭碧玮】 【点击量:


C1A13

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始建于1999年,是学校第一批“建在学科上”的党支部,现有党员37名,郑炳松任支部书记。支部曾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荣誉。

近三年,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先后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6篇,其中SCI论文65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2项;出版著作6部;获批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47篇,其中SCI论文23篇;形成了“一根科技竹、两颗富民果”科技扶贫模式,将论文写在了服务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凝聚力量,支部建在学科上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支部是党最基层的组织。不断加强支部建设是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完善支部管理、保持支部先进性、推动学科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十一年前,森林培育学科在学科建立之初便组建了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并在全校范围内率先试点了“支部建在学科上”。经过不断的试验与发展,支部形成了“文化为先、学术为基、三农为重、育人为本、党建为魂”的精神文化,构建了“党建+”的工作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党建与学科事业发展“双推双促、双促双进”的良好局面。2019年11月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学校调研,专门考察了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对“支部建在学科上”的做法表示肯定,并要求在全省高校范围内推广。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按照学校和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单周四下午的理论学习等组织生活中。通过集中学习不断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级党组织的决议,同时以学习为引领推进学科各项事业正常运行。2019年暑假,支部组织党员追寻革命足迹,赴贵州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并前往苟坝会议会址,重走毛泽东革命小道,重温入党誓词。2020年4月11日,支部代表赴临安区高虹镇石门村参观新四军纪念馆,了解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与当地群众鱼水情深。

队伍建设是支部建设的核心,是促进支部发展,永葆支部活力的重要举措。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非常重视党员队伍建设。2018年以来,支部新进党员15人,使支部党员数量达到37人,党员中博士包括正高级职称9人、副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17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职称结构保持合理。

教研融合,不忘初心育人才

大学初心,旨在育人。支部把立德树人放在工作的首位,党员教师率先垂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主动做到“四进、五导”。

课堂上,党员教师挂牌授课,一丝不苟上好每一节课,学评教优秀率均在90%以上。课堂外,他们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和学科竞赛。近三年来,支部教师每年承担本科生课程46门,研究生课程23门,共同编写教材6部,其中《中国竹文化》课程更是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支部党员教师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5项,省部级学科竞赛奖励16项,支部党员徐川梅指导本科生团队的研究成果《毛竹寡核苷酸荧光探针开发及核型分析》获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级一等奖,实现了学科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级一等奖零的突破;支部党员崔富强指导的研究生陈吉鹏以第一作者在生物学Top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指出了盐碱地对植物胁迫的主要因子即非盐,也非碱,而是碳酸氢根离子,并成功克隆了首个对碳酸氢根离子的特异耐受的基因,为全球盐碱地治理指明了方向。

同时支部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和“本研互动”人才培养模式,让本科生提前进入导师团队,提前进入实验室。通过实践能力培养,增进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和自豪感,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情感,帮助学生全面成才。三年来,学科培养本科生350余人、硕博研究生200余人,本科生出国留学和考研率达50%以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潜心科研,以学术为引领。支部聚焦亚热带地区森林资源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同时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着力解决我国亚热带区域日益突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推动林学学科发展。近三年来,学科在支部的引领下获得国家级项目22项,省部级项目17项。支部党员黄坚钦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特色经济林重要性状形成与调控”,总获批经费4781万元,实现了我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零的突破,也是迄今为止我校获批总经费最高的单个科研项目。学科党员的原创性研究成果相继在植物科学国际知名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Tree Physiology》等发表。

“森培”特色,用科技助力林农

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成立之初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为了更好地服务各地林农,党支部以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为基础,探索出了有“森培”特色的扶贫之路,形成了“一根科技竹、两颗富民果”(二果是山核桃和香榧)的科技扶贫方式,并进一步提升为“一亩山万元钱”模式,真正将论文写在了精准扶贫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支部党员黄坚钦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山核桃产业,苦心钻研山核桃产业发展中的突出理论和技术问题,带领团队上山下乡深入一线,广泛积累实践经验,在山核桃产量和品质提升关键理论和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支部党员林新春、桂仁意、杨海芸等在方伟教授的带领下,多年来一直从事竹产业发展理论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积极开展竹产业推广和技术服务。2019年年底,在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的长期努力下,四川省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正式落成,围绕竹种资源高效繁育、竹材生态高附加值加工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开展科技服务。在科技助力下,宜宾市竹产业综合产值超过210亿元,竹林面积达到350万亩,全面推动竹资源培育、竹精深加工等重点任务、重大项目落地落实。

2020年,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支部组织党员教授率先投入复工复产工作中,支部所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支部通过《杭州日报》向全市基层党组织发起倡议在甘肃省民勤县种下一片“百年华诞·百个支部林”并组织捐款8100元,用于在甘肃民勤捐种一片“森林培育学科林”。活动得到杭州各地117个党支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募集资金超过100万元,可在民勤县种植梭梭1000余亩。

2019年,以支部党员为骨干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荣获“2019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支部党员的先进服务案例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绿色时报、光明网等10余家媒体的报道。

森林培育党支部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党员,他们为党支部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起着典范带头作用,也让社会各界看见了森林培育党支部的风采熠熠。

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以支部建设为引领,深刻领悟党的思想,将党建工作与“生态育人 育生态人”工程深度融合,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促进产业发展,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致富经”送到林农手上,助力乡村振兴,讲好“森培”故事,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重要历史时刻,森林培育学科将继续深化“支部建在学科上”的党建工作模式,持续促进学科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材料提供: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 编辑:新闻中心 郑国眉 郑哲 闵靖涵)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