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中国科学报》头条:姜培坤:“土”教师的育人经
【发布日期: 2019-11-07】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姜培坤(左二)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1985年,姜培坤大学毕业后进入浙江农林大学(原浙江林学院),自此再未离开过。他从土壤学课程的讲师,成为浙江农林大学土壤学学科教授,更成为了学生心目中不可多得的好教师。

近日,姜培坤又获得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浙江省杰出教师”荣誉称号。这也是他获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浙江省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后的又一荣誉。实际上,早在2004年他就被授予了“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其优秀的教书育人事迹传遍校园。

尽管著作等身、屡获殊荣,但姜培坤最看重的还是自己是否履行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的职责,是否真正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是否让每一个学生都成长成才、成为有利于社会的人……

“土”字上做出了大文章

土壤学,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在实践生产中得心应手,这一直让土壤学教师们煞费苦心,姜培坤也不例外。凭着一股韧性,他硬是在一个“土”字上做出了大文章。

“土壤学课程既要求理论有深度,又对实践要求很高。其理论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具体的生产实践,而实践的过程又处处要理论的指导,同学们都认为土壤学很难。”姜培坤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这对教师也提出了高要求。

为了积累教学经验,姜培坤曾在参加工作的前三年时间,坚持听课,从老教授的课堂中汲取经验。在听课与教课的过程中,他慢慢摸索出一套土壤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课堂讨论、课程小论文等课程创新改革的设想。“我鼓励学生们在野外实践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实验室,有目的地开展实验,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土壤学的兴趣。”姜培坤说。

上世纪90年代,姜培坤的课程改革方兴未艾之时,正值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大调整。调整内容主要是通过减少专业课课时数,增加大量通识课,达到改传统“专才”为“通才”的目的。调整后,土壤学理论和实践课时均减少了40%左右,这无疑给土壤学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压缩了课堂讨论的时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相关内容的土壤学章节放在一起,进行课堂讨论。”姜培坤说。上课时,他会先将课程内容作简要介绍,展示图片资料,再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布置作业。为了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时间,姜培坤还将课程内容层次化,把课程内容分为重点、一般和次要三个层次,“讲好讲透重点部分,讲清一般部分,自学次要部分”。

在这次全国性的课程改革中,姜培坤主持的土壤学课程在学时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被列入学校第一批优秀课程。2003年,他任教的土壤学课程又被列为浙江省首批精品课程,得到重点建设资助。

在此基础上,姜培坤一鼓作气,带领团队总结成果、撰写教改论文,与大家一起研究教学课件,并出版了专门的教学光盘,针对不同专业进行土壤学分类教学,主编出版教材,还把教改成果应用到相近的生态环境类其他课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课程改革研究成果突出,2005年,姜培坤的教学成果“高等林业院校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得了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好成绩,教学团队也获得了“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的荣誉称号,2006年,土壤学课程又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9年,土壤学课程组的教学成果“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又获得了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土壤学课程又成为国家资源共享课。目前该课程已作为浙江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进一步的建设。

“吃点苦受点累不算什么”

初到浙江农林大学时,教研室青年教师缺乏,繁重的实验指导任务和野外实习指导工作落在姜培坤一个人身上,他常常一个星期要指导五六个班的实验。虽然任务繁重,但姜培坤从不马虎对待。每逢实验周,他从周一至周六都“泡”在实验室中,每天都要花一半时间准备材料、仪器设备,并对每个实验进行预备试做,确保学生实验过程的顺利。

为了使实验规范化、系统化和综合化,姜培坤主持对实验指导用书、实验作业等进行重新编写,强化了土壤学课题的实验教学,也使实验教学更加系统化。在进行野外实习时,他为了提高学生兴趣也想尽办法。

“当时,土壤学调查制图实习是一个班学生分成6个小组,共同完成8000亩左右山地土壤的土种调查和图件制作,一个小组分布面积平均在1000多亩。”姜培坤说。为了指导好这6个小组,姜培坤在实习的两周中靠着双脚和一辆自行车,在田地中不停巡讲,常常是一次实习下来,自行车修理好几次,鞋子磨破不止一双,只为实地考察后能给每个学生多讲一些实践内容。

1988年,姜培坤头上长了个血管瘤,一碰就容易出血,为不影响实习,他硬是咬牙坚持着,拖了近十天等到实习结束才动手术。

在田间地头工作,受伤在所难免。一次,姜培坤因为山路崎岖,不慎从自行车上摔下,双臂和两手全被碎石划破、流血不止,但他没有告诉学生,忍痛简单包扎后仍然坚持指导完当天的实习……“教书育人就要实实在在,吃点苦受点累都不算什么。”姜培坤说。

十多年来,姜培坤先后培养了30多位硕士生,不少研究生在国外顶级SCI期刊发表了论文,多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毕业生和省级优秀硕士论文等荣誉,姜培坤教师团队也因此获得了“浙江农林大学第一届硕士研究生优秀导学团队”的荣誉称号。

“做不好科研的教师绝不是好教授名教授”

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姜培坤将目光投向国外土壤学科前沿技术和更远的未来。上世纪90年代末,他意识到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于是便瞄准“土壤碳过程及其调控机制”的问题,开始了长达近20年的土壤碳研究,成为浙江省最早研究森碳库的学者之一。

如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森林碳汇研究成果日益涌现。姜培坤主动对接国内外科学家,将研究重点从土壤“碳过程”逐渐转到“碳稳定性”。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了一种叫“植硅体碳”的稳定性碳,可以在土壤中稳定上万年,并由此申请到“植硅体”方面两项国家基金和两项省基金,研究了中国全部重要竹类植物系统植硅体碳的分布与稳定性。

姜培坤研究团队在国内外发表了三十余篇有关植硅体研究的高水平论文,在全国森林土壤会议、中国林学会会议上展示了团队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和一致好评。现在,姜培坤的研究团队实验室被公认为国内植硅体研究基地,至今保留实验样本近万份,团队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研究工作一直秉持初心,育人也是如此。姜培坤认为,通过教学培养人是高校教师的初心,科学研究可以支撑教学水平。教学、科研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教学中积累的知识促进了科学研究,科研成果又丰富了教学内容。“一名高校教师必须是一个教学能手,但做不好科研的高校教师绝不是一个好教授、名教授。”

“我每年都有本科生的教学任务。进行本科教学,一方面可以及时把专业知识及研究进展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发现优秀学生,吸引他们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这对我而言很有成就感。”姜培坤说。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11/350849.shtm 《中国科学报》:2019.11.6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