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杭州日报》头条:农林大“竹林碳汇监测与增汇技术”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发布日期: 2018-01-09】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本报讯(通讯员 陈胜伟 驻临安记者 管光前)昨天,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由浙江农林大学周国模教授领衔完成的科研项目“竹林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与增汇减排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研发了竹林增碳、减排、稳碳、协同四大关键技术,显著提升竹林净碳汇能力,开发出5项竹林碳汇项目方法学,推动国际国内竹林碳汇产业发展,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与合作单位共同提交竹子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报告6份,项目技术已在浙、皖、闽、赣等竹子重点分布区大面积推广,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减排空间,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森林碳汇是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重要议题,也是我国政府履行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内容。竹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是最符合进入减排市场的森林碳汇类型,因为缺少相应的技术,竹林碳汇一直难以进入碳减排市场,成为制约竹林碳汇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作为国内最早、系统从事竹林碳汇研究的专家之一,周国模教授从2002年就开始关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问题。他领衔的科研团队,围绕竹林碳汇领域关键科学与技术难题,经过15年时间的联合攻关,探明了竹林碳源汇特征、碳储量与空间分配格局,明确竹林是一个巨大的碳汇,系统澄清了竹林是碳源还是碳汇的国际争议。创建了多尺度地面、遥感联合监测技术体系,实现竹林碳时空动态的快速准确测算。研发了竹林增碳、减排、稳碳、协同的四大关键技术,显著提升竹林净碳汇能力。还突破竹林碳汇计量方法和特征参数缺失的难题,研发出5项国家、国际标准的竹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解决了竹林碳汇进入国内、国际碳减排市场的技术瓶颈。

近几年,周国模团队的“竹林固碳减排综合经营技术”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重点推广低碳技术,在浙、闽、川等地区推广;2015年,在湖北通山实施了全国首个CCER毛竹造林碳汇项目,产生19.4万吨核证减排量,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备案;在浙江安吉、景宁、诸暨、遂昌、临安等5县市帮助广大竹农开发CCER竹林经营碳汇项目30多万亩,产生核证减排量约430万吨;同时,促使临安、安吉成为全国首个碳汇林业实验区和全球首个竹林碳汇试验示范区,实现了碳汇交易……竹林提质增汇相关技术的研发和运用,为促进广大山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探索了一条有效路径。

从2009年开始,周国模以及团队积极向世界各国推广相关技术,连续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与国际竹藤组织、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等单位联合提交了竹子应对气候变化专题技术报告6份,分享中国竹林碳汇研究和竹林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大力宣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努力和成果。2012年起,周国模及其团队开始在南美、非洲等地区进行《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等竹林碳汇研究成果与技术的推广,并在非洲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开展竹子碳汇造林试点,通过指导这些国家发展竹林碳汇提高当地农户收入,为非洲国家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中国智慧。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2018/01/09/article_detail_1_20180109A086.html 《杭州日报》:2018.1.9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