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浙江在线:他是林业教育界的参天大树!缅怀引领竹产业发展的张齐生院士
【发布日期: 2017-10-11】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记者 马悦 通讯员 陈胜伟“张齐生院士一路走好,浙江农林大学师生永远怀念您。”连日来,浙江农林大学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通过各种形式深切缅怀张齐生院士。

9月25日上午9时43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和世界竹材加工利用领域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农林大学名誉校长、原浙江林学院院长张齐生教授,因突发心肌梗塞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8岁。

张齐生院士逝世后,数千名师生员工、临安当地干部群众自发来到浙江农林大学,在张院士的遗像前默哀鞠躬,深切悼念,追思张院士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品格。

引领竹产业发展的好院士

1939年1月,张齐生出生于浙江省杭州淳安县一个偏僻的山村。高考时,当大家都选报各种热门专业,他却选择了木材机械加工专业,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木材加工工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张齐生院士(左一)在指导青年教师。

张齐生经过长期调研发现,我国木材越来越紧张,而浙江、安徽等竹林面积很大,却因为缺少竹材使用技术,难以得到开发利用。1981年,已是中年的张齐生,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作了重大调整:与竹子为伴,开始进行竹材工业化利用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这种调整意味着放弃自己熟门熟路的研究领域。但他下定决心,要改变竹子的“宿命”,改善竹乡百姓的生活。

当时,我国竹子科研工作刚刚起步,为解决 “竹子高温软化展平”这个世界性难题,张齐生率领他的团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终于取得了研究工作的重大突破,研制成套设备,研发了以竹材高温软化为核心的竹材展平工艺,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竹材胶合板成套生产技术。

张齐生经常废寝忘食,全身心地投入,如梦如痴地与竹子打交道。竹子给他带来了多少烦恼和不眠之夜,也给他带来无比的喜悦。他经常不顾个人的病痛和劳累,风里来雨里去,长期深入竹区帮助建厂,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先后推广并建厂几十家;同时又带着产品走遍大江南北,和企业联手开展竹材产品应用试验,成功地解决了研究开发和应用中的技术难关。

正是在他的努力下,我国首次将竹子大规模引入工业化利用领域,推动竹材加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张齐生不仅为竹材的工业化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而且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竹材加工利用事业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1991年,他晋升为教授,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任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痴迷林业科技的好教授

为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张齐生院士的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的。他经常放弃双休日和节假日,即使年过七旬,仍然坚持到生产一线,每年200多天出差在外,深入生产一线调研,与生产工人和技术人员“亲密接触”,指导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并从中发现问题,做好记录,掌握第一手资料。

张齐生院士(中)。

张齐生院士经过反复实验与探索,创建和发展了竹木复合结构和“等强度破坏”理论,为竹材科学、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运用合板结构理论,把竹子和木材按一定的比例做成竹木复合板,各取竹木之长,又避其之短。构建的“完整的竹木复合结构理论体系”,为各种高性价比的竹木复合结构产品设计和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如今,竹木复合板广泛运用于集装箱底板、客货车厢底板和混凝土模板,并在国内几十家企业推广运用。3年来,推广企业累计实现销售42.86亿元,利税3.81亿元,可节约代用各种优质原木188万立方米,不但为竹区百姓带来了财富,还为南方的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创造了奇迹。

进入21世纪,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张齐生率领科研团队对秸秆等农业废料进行“林农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研究,并实现了“一技多产”和“零排放”“零污染”。目前,该项技术已超越了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现有技术,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林农废弃物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

攻克了系列技术难关,先后开发出竹材胶合板、高强覆膜竹材胶合板、竹材碎料板、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竹木复合层积材等系列产品……张齐生院士带动建成了一大批竹材加工企业,推动和促进了我国竹材加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张齐生院士一生研究成果丰硕,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专著、译著9本,获发明专利30余项。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中国发明专利创造金奖1项,中国优秀专利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情系林业教育的好院长

上世纪末,浙江林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前身)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瓶颈,迫切需要一名在学术等方面有造诣的院长带领大家共同前行。2000年7月,刚刚加盟浙江林学院不久的张齐生院士在师生期待中,受聘担任浙江林学院院长。

张齐生院士为全校学生作报告。

从2000年至2008年,张齐生院士担任浙江林学院院长期间,他潜心科研、不断创新的治学精神,身体力行、诲人不倦的为师风范,爱党爱国、甘当春蚕的崇高品德,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深深影响着该校广大师生,成为师生学习的楷模。他为学校的规模扩大和内涵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对竹材加工前沿技术进行研究,关心学校发展。

张齐生院士心系学校,注重教书育人,关心学生成长,每年坚持为学生做学术报告、上党课,谆谆教导青年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引导激励年轻一代明德修身、笃学敏行、成才报国。他桃李满天下,先后培养了4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多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业务骨干。他以渊博的学识和儒雅的风范,赢得了广大师生的爱戴。

在浙江农林大学,不管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新教师、中青年教师,都常常能在讲台上目睹这位身姿挺拔、精神矍铄的院士的风采,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张齐生院士经常为师生们作《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报告,经常提醒师生,做人比做事、做学问更重要,只有不断提高个人修养才能获得事业、学问上的成功。

浙江农林大学的老师们不会忘记,张齐生担任院长期间,学校实现了办学以来第一次跨越式发展——校园面积增加10倍、在校生人数增加10倍、科研经费增加10倍,涌现出国家科技发明奖、教学成果奖等一系列荣誉,为学校成立国家工程中心、更名大学、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申报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浙江农林大学的学生们也不会忘记,无论是在校园里、教室里还是实验室里,他都始终耐心教导大家、鼓励同学,希望大家能把做人、做学问与自己的人生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远大的理想,追求卓越,不断创新,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最终成为品质高尚、学业有成、身体健康、奋发向上的栋梁之才。

张齐生院士的一生,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用自己的境界和行动孕育着累累硕果,他自己也成长为高等林业教育与科研事业的一棵参天大树。

http://zj.zjol.com.cn/news/772632.html    浙江在线:2017.10.10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