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中国科学报》:浙江农林大学:师生团队科技支农在田间
【发布日期: 2017-08-23】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连日来,在浙江丽水、金华、台州、温州等地,浙江农林大学以党员科技特派员为主力,数千名师生组建成多支社会实践服务队,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当地民情、旱情,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农业知识,推广传播实用农林科技,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双结合等一系列科技支农帮扶活动,为农村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得到了社会与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

从7月中旬开始,浙江农林大学多支社会团队围绕“科技支农”“科技兴林”“有机农业”“剿灭劣五类水”等主题,奔赴浙江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暑期社会实践。学生们在林学、中药学、森林保护学等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专业特长,走进田间地头,将科技引入林业生产,通过开设农技知识讲座、召开座谈会、专题调研和发放宣传材料等为农业生产建言献策,帮助当地老百姓增产增收,推动科学护林、科技兴林。

该校科技特派员赵光武带领的实践团前往开化县,考察当地的绿色有机水稻和玉米的种植情况,并针对种植过程中的技术瓶颈提出解决方案,助力高效栽培。科技特派员徐凯组建的团队则利用暑期时间走遍了浙江主要猕猴桃产区,一一解答农民提出的各种有关种植过程中的问题,并就猕猴桃嫁接技术进行手把手示范,对猕猴桃的溃疡病、落果病、修剪方式进行了现场指导。随后,他还带领团队整理归纳猕猴桃种植的注意事项,并编成宣传册,分发给当地猕猴桃种植户。

在科技特派员开展社会服务的同时,该校各个学院也积极行动起来。农学院“科技支农”实践团赴台州黄岩小分队来到黄岩地区,上山下田调研,为农业发展把脉,发挥专业优势为农业发展支招,并担任起“农业技术推广员”,利用新媒体、回乡宣传等多种形式推广果树栽培新技术,使更多果农采用新技术增收受益。林生院的师生在三仁乡各村开展了“五水共治”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发放五水共治倡议书宣传五水共治理念,鼓励村民参与五水共治活动,为当地水资源保护献上一份力。

茶产业是高温干旱最易受灾的产业,浙江农林大学组织了3个茶产业服务小分队赴开化、遂昌等浙江主要茶叶产业地区开展精准服务。李春芳副教授带领茶学专业的7名学生前往庆元县龙溪乡茶园,调研当地的茶园施肥抚育项目进展和茶园高温干旱危害情况,不仅完善了茶园施肥方案,还就今年的高温干旱气候提供了茶园减灾和恢复的技术指导;林杰老师带领的赴丽水遂昌“科技支农”小分队在大柘镇实地考察之后,为茶农欲筹备成立的畲茶合作社选址提供建议;梁慧玲老师带领学生前往开化县展开调研和服务,提出了开化龙顶茶要以文化助力产业、创新点亮未来的发展建议。

针对暑期茶园管护工作,师生服务团还为各地茶园制定了详细的茶园施肥管理措施。例如摒弃之前的土壤表层抛施,改为开沟施肥,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采用有机肥结合少量复合肥代替普通化肥,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和保护生态环境。另外,他们还对每个季度的茶园施肥量作了精细规划;提醒茶农在高温干旱期间不要进行采摘、修剪、施肥、喷药、耕作和除草等农事操作,应采用早晚灌溉、遮阴覆盖和田间铺草等技术措施;高温干旱缓减后,茶树轻度或中度受害,可不修剪,留枝养蓬;茶树重度受旱时,应适度修剪。

截至目前,浙江农林大学师生暑期科技支农已经遍及全省各地。在衢州地区,该校中药学老师带领学生进入深山,寻找中药并记录学习,走访了当地中药种植基地,为当地中药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意见;在丽水地区,师生们为村民介绍了香榧的种植技术与培养方法,并亲自走进农田,除草、抓虫、普及病虫害知识等,帮助村民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还向他们介绍了简单的苗木扦插技术;在杭州地区,师生们前往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了考察,不仅见识到了各种珍贵的中药材、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给浙江各地带去了科学技术,进一步推动了校地合作和地区林业产业发展。

据介绍,浙江农林大学作为以农林、生态学科为特色的高等院校,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示范作用,主动承担起推进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责任。在今年暑期社会服务中,科技特派员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打造支农先锋为目标,深入全省十余个县市的林业工作基层,把科研成果撒在浙江大地上,把科研论文写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带去先进而又实用的技术与设备,帮助老百姓增产增收,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促进农林业的发展交上了一份让干部群众满意的答卷。

《中国科学报》 (2017-08-22 第8版 科创)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8/385748.shtm 《中国科学报》:2017.8.22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