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新闻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青年时报》:10多天为“危巢”老人众筹近4万元建房款
【发布日期: 2017-07-18】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昨天,浙江农林大学法学153班的吴晓伟收到消息,浙江省东阳市佐村镇干部何益芳,已经把他和同学众筹的418笔共38958.36元爱心款,转交送到了东阳市佐村镇有关干部的手中。得知这一消息后,吴晓伟和同学都特别高兴。

在过去10多天里,吴晓伟和同学一直在开展网络众筹和爱募捐活动,募集的爱心款用于帮助一名“危巢”老人张友娥建造砖瓦房。听说新房即将开建,他仿佛已经看到张奶奶住进了宽敞的新房,再也不用担心大风漏雨了。

实践发现“危巢”老人

7月3日,今年暑假刚刚开始,吴晓伟和6名同学一起,入驻浙江省东阳市佐村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这是一个偏远的小村,学生们在调研期间,认识了麻车岭自然村的张友娥——一个住在泥瓦房里的“危巢”老人。

张友娥今年已是75岁高龄,身患痛风腿脚不便,左眼已经失明,右眼看东西模糊。丈夫早早去世,外嫁的女儿家庭条件不好,留下孤苦伶仃的老人和身患残疾的儿子,生活十分窘迫。老人住的房子是上世纪60年代建的泥瓦房,一遇刮风下雨就要担惊受怕,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间坚实的砖瓦房。每次遇到极端灾害天气,村主任张宝兰就把老人接到自己妹妹家住。

在张奶奶家,学生们看到,屋内光线十分昏暗,即使是大白天也难以看清脚下的路。今年梅雨季的暴雨,更让老人的房子雪上加霜,老房子严重倾斜,倾斜最大处达到50多厘米,房子的主梁、横梁都裸露在外,二楼部分木板已掉,屋顶有三分之一已经垮塌,已经属D级危房。

老房子的安全问题,也一直牵动着镇、村干部的心,大家无数次劝说老人搬离,无奈老人没钱修房。镇干部也曾多次组织捐款,但是这些捐款只是杯水车薪。

通过网络众筹募集善款

了解到张友娥老人的情况后,吴晓伟和同学立即行动起来,在何益芳等镇干部支持下,开展了“空巢老人新屋计划”,希望通过网络众筹、爱心募捐等形式,帮助张友娥老人搬出危房,住进新屋。

麻车岭位置偏僻,建筑材料全靠人工运输,人工成本较高,老人家里没有劳动力,更别说经济能力了。建造一间最低标准的平房,材料费、人工费等大概需要6万元。何益芳经过调研、了解后告诉学生们,前期乡镇干部的捐款、民政临时救助、政府的残疾人安居工程补贴以及D级危房拆除补贴能解决2-3万元,老人还需3万元才能住上安全的房子。

于是,学生们计划采用每人最低5元钱,面向社会筹集6000份爱心的模式为老人筹集3万元的善款。“5元钱对于大多数人,只是一瓶冰镇饮料,而对于张友娥老人来说,那是每个下雨夜不必担心房子倒塌的心安,是阴雨天双脚不再刺痛的奢望,是屋子里透进阳光的恩赐。”吴晓伟说。

“空巢老人新屋计划”在有关新媒体等平台发布后,在浙江农林大学师生以及东阳市佐村镇干部的朋友圈里刷屏了。

众筹活动开展当晚,一名矿业公司的老总就捐了2000元,麻车岭村的一个村民也汇过来3000元。

10多天筹足款项计划建房

除了善款,很多爱心单位、爱心人士还为老人提供切实的帮助。东阳市燃气有限公司的员工听说了老人的故事后,不仅自发捐款8000元,而且组织志愿者到老人家里进行了探望,还送上了一套新型安全燃气设备,解决老人烧饭不便问题。

短短十来天时间,浙江农林大学学生开设的网络众筹捐款账号以及各种爱心捐款,收到418笔爱心捐款,总金额累计达到38958.36元。

7月15日,吴晓伟委托何益芳,将爱心款转交给张奶奶所在的村干部。同时,当地民政部门也将帮助老人申请一笔临时补助,东阳市残联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愿意提供帮助……等补助款到位后,村里将马上制订拆房及重建计划。 “我们希望能将每一分爱心款都用在刀刃上,早日帮助老人造好新房、住进新房,让她圆梦!”吴晓伟说。

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7-07/18/content_619329.htm   《青年时报》:2017.7.18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